弄萍隈荇思夷犹,掉尾扬鬐逐慢流。
应怕碧岩岩下水,浮藤如线月如钩。
弄萍隈荇思夷犹,掉尾扬鬐逐慢流。
应怕碧岩岩下水,浮藤如线月如钩。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间溪流之景。"弄萍隈荇思夷犹,掉尾扬鬐逐慢流"中的“弄萍”指的是水中的藓草,“隈荇”则是水边的野菜,这两词组合使用,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在水边徘徊的情景。"思夷犹"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忧思,而"掉尾扬鬐逐慢流"则描绘了一群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穿梭其间,尾巴时隐时现,鬃毛(鱼须)随着水流轻轻摇曳。
"应怕碧岩岩下水,浮藤如线月如钩"这两句则描绘了山谷中的清澈溪流和夜晚的景象。"碧岩岩下水"形容溪水从青石岩间流过,水色清澈见底;"应怕"表达了一种恰到好处的担忧,可能是担心溪水的湍急。"浮藤如线月如钩"则描绘了夜晚的景象,藤条在水面上飘浮,如同细线一般;而"月如钩"则形容明亮的月牙,如同弯钩挂于天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深切感悟和内心的情感世界。
危石欲阽力自支,罅空引溜日夜垂。
空阶滴雨幽梦觉,孤蓬澎浪惊魂飞。
直疑丹液閟石骨,饮此合仙寿无期。
又疑龙宫流润泽,膏沐万物皆含滋。
终古不受一尘涴,六月可逃三伏威。
濯我尘缨洗两耳,审听广乐音声希。
盥颒半生尘俗面,要离仙仗翻云旗。
仁智所观自有感,物理天理常参稽。
华池神水倘若此,圣功合发天人机。
湔涤众生业障尽,更与大地荡劫灰。
春入台门,又见染、柳丝新绿。
对此景,一年为寿,一番添福。
莫怪凤池颁诏晚,要教淮水恩波足。
听边民、千岁颂声中,重重祝。堂萱茂,庭枝馥。
歌倚扇,杯持玉。共劝君一醉,满斟醽醁。
今夜东风吹酒醒,明朝万里骑黄鹄。
向九霞、光里望宸辉,看除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