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屧穷幽讨,扶筇上碧尖。
山高秋易瘦,瀑小雨方添。
寺老僧单少,潭深庙祀严。
平生丘壑志,爱此结茅檐。
步屧穷幽讨,扶筇上碧尖。
山高秋易瘦,瀑小雨方添。
寺老僧单少,潭深庙祀严。
平生丘壑志,爱此结茅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必复所作的《响应寺》,描绘了诗人独自漫步山林,攀登山峰的过程。首句“步屧穷幽讨”展现了诗人深入探寻幽静山径的决心,而“扶筇上碧尖”则写出他借助竹杖攀登险峻的画面。接着,“山高秋易瘦”描绘了秋天山景的清瘦风貌,而“瀑小雨方添”则暗示了雨后瀑布水量增加的动态。
诗中提到的“寺老僧单少”,反映出寺庙的古老和僧侣人数不多,但“潭深庙祀严”则体现了人们对神灵的敬畏之情。最后两句“平生丘壑志,爱此结茅檐”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生活的热爱,以及在此处建茅屋隐居的愿望,体现了其淡泊名利、向往自然的人生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寺的环境和诗人的心境,展现出一种宁静而深沉的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