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冕通南极,文章落上台。
诏从三殿去,碑到百蛮开。
野馆浓花发,春帆细雨来。
不知沧海上,天遣几时回。
冠冕通南极,文章落上台。
诏从三殿去,碑到百蛮开。
野馆浓花发,春帆细雨来。
不知沧海上,天遣几时回。
诗中“冠冕通南极,文章落上台”两句,描绘了翰林学士的地位尊贵,其文学成就高登上苍。"诏从三殿去,碑到百蛮开"则表明翰林学士受命于皇帝,在朝堂之上书写圣旨或文章,并将其刻碑传播,使文化与学问广泛流布。
接下来的“野馆浓花发,春帆细雨来”两句,画出了送别时的景象:在郊外的馆舍里,花朵竞相开放,而春日的细雨及船帆的缓缓行进,都为送别增添了几分愁绪。
最后,“不知沧海上,天遣几时回”表达了对远去之人的不舍和对未来的迷茫。诗人通过这两句传达出一种深沉的情感,既有对友人的思念,也有对未来不可知的忧虑。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描写生动,充分展现了诗人送别时的心境及文学才华。
沈郎已自拚憔悴,惊心又闻秋雨。
做冷欺灯,将愁续梦,越是宵深难住。千丝万缕。
更搀入虫声,搅人情绪。
一片萧骚,细听不是故园树。
沈沈更漏渐咽,只檐前铁马,幽愁如诉。
倘是残春,明朝怕有,无数飞花飞絮。天涯倦侣。
记滴向篷窗,更加悽苦。欲谱潇湘,黯愁生玉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