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声傍太白,雨在八九峰。
东望白阁云,半入紫阁松。
胜概纷满目,衡门趣弥浓。
幸有数亩田,得延二仲踪。
早闻达士语,偶与心相通。
误徇一微官,还山愧尘容。
钓竿不复把,野碓无人舂。
惆怅飞鸟尽,南溪闻夜钟。
雷声傍太白,雨在八九峰。
东望白阁云,半入紫阁松。
胜概纷满目,衡门趣弥浓。
幸有数亩田,得延二仲踪。
早闻达士语,偶与心相通。
误徇一微官,还山愧尘容。
钓竿不复把,野碓无人舂。
惆怅飞鸟尽,南溪闻夜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返回家乡时的景象与心境。开篇以雷声和雨景营造了一种雄伟、壮观的自然氛围,太白山脉连绵,八九峰巍峨,天气变化莫测,给人一种深邃、神秘之感。
接着,“东望白阁云,半入紫阁松”两句,从远处眺望白阁的云烟,又见到附近的紫阁被苍松所掩映。这里的“白阁”、“紫阁”可能是地名,也可能是诗人心中的理想之境。云和松在这里不仅是自然景物的描写,更象征着诗人的高洁情操与远大的志向。
“胜概纷满目,衡门趣弥浓”两句,通过对山川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心中对家乡的深厚感情。这里的“胜概”指的是壮丽的景色,“衡门”则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地理位置或诗人居所。这两句强化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
“幸有数亩田,得延二仲踪”表明诗人在返回家乡后,拥有了一片小小的土地,可以延续古圣先贤(如孔子、老子等)的精神遗产,即通过耕读自给自足的生活来实现心灵的寄托。
“早闻达士语,偶与心相通”则透露出诗人对于那些有见识之人的言论非常关注,并且在某些时刻,这些言论能够和自己的内心世界产生共鸣。
然而,“误徇一微官,還山愧尘容”两句却流露出一种深深的自责与悔恨。诗人曾经因为追求仕途而离开家乡,但现在看来,那是一种错误的选择,返回山中后,对于过去在尘世中的所作所为感到羞愧。
“钓竿不复把,野碓无人舂”两句描绘了诗人归隐后的平静生活。钓竿(钓鱼用的竿子)不再拿起,野碓(田间的小路)上也无人耕作,这些都是隐逸生活的写照,同时也是对过去繁忙尘世生活的一种反思。
最后,“惆怅飞鸟尽,南溪闻夜钟”两句中,诗人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飞鸟归巢一空,唯有南溪传来的夜晚寺庙中的钟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有些许凄凉的情境。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一个从仕途归隐、追求精神寄托与自我超越的过程。它不仅是对家乡之美的赞颂,更是一种心灵的回归与净化。
荒竹绕废宅,高下随女萝。
新梢入林莽,迸叶杨条柯。
玉骨清且癯,埋没还奄阿。
病绿烟惨悽,枯黄雨滂沱。
剑断戟复折,壮士空悲歌。
伊昔主家安,森森气相摩。
箨龙起云雷,平地烟霄过。
幽香澹庭除,静阴延绮罗。
一自兵尘生,人去斤斧多。
寂莫秋不实,饥凤将奈何?
壶中九华玉孱颜,紫烟著水往复还。
小窗虚明淡相对,不数汉宫铜博山。
会稽禹穴深无底,宝石偷来定山鬼。
一堆寒碧殊不凡,满谷春云更堪喜。
阿欣秀发见眉宇,小杜才情沦骨髓。
摩挲不作几上看,缭白纡青便千里。
浑沌日凿馀空嵌,漏天蒸湿饶风岚。
世外元无种香国,海南真有补陁岩。
观州爱玩频湔祓,民部平生几熏沐。
藏舟夜壑未厌深,竟作新轩坐中物。
一天星斗入金尊,翠射娉婷自有人。
只欠宣和郑先觉,为君留写五湖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