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人虚畏甲申雨,海客真愁己卯风。
千里霞光当日暮,一痕虹影在天东。
尧忧不离耕桑事,禹贡难忘战伐功。
绠短汲深增百虑,那因妻子念途穷。
闽人虚畏甲申雨,海客真愁己卯风。
千里霞光当日暮,一痕虹影在天东。
尧忧不离耕桑事,禹贡难忘战伐功。
绠短汲深增百虑,那因妻子念途穷。
这首清代诗人孙元衡的《旱》诗,通过描绘闽地百姓对甲申年的雨水忧虑和海客对于己卯年风暴的担忧,展现了人们对于自然灾害的敬畏与不安。诗人以“千里霞光当日暮”形象地描绘出干旱时分日落的凄凉景象,而“一痕虹影在天东”则暗示着人们对甘霖的期盼。
接下来,诗人借古圣贤尧帝关心农桑之事,以及大禹治水不忘战功的典故,寓言性地表达了对社会安定和个人责任的思考。诗人感慨“绠短汲深增百虑”,意味着在困境中人的忧虑更甚,即使面临艰难,也不愿因为家庭琐事而放弃追求,显示出坚韧的人生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自然现象为背景,融入历史典故,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个人担当的坚守,具有一定的社会现实意义。
下邳先生头如雪,手把遗编未尝辍。
曾吟孝行三百篇,转作蒙求义尤切。
朝廷求书遍海隅,不问簪缨与岩穴。
先生亲写此书进,郡守封题献双阙。
可惜要路无知己,经年不报还蹉跌。
或思慷慨诣公车,空守无金肘屡掣。
僦屋穷居县市西,生涯有路蒙鸠拙。
图书满架不济用,门巷萧条空岁月。
去年相见衣不完,今年相见衣频结。
奔波辛苦养妻子,未免长裾事干谒。
东邻右姓夸铜臭,西舍富儿称金埒。
墙屋文绣竞纷华,盘馔腥膻恣罗列。
相逢徒解问寒温,谁把斗升济涸辙。
才高学富老益贫,口中漫有张仪舌。
迩来闻说苦多病,闭门不出经时节。
况当催暮岁峥嵘,朔风劲疾高冈裂。
城居柴米价转增,往往晨昏更悽屑。
曾参居卫肘常见,夫子在陈粮亦绝。
古地圣贤贯如此,莫学儿曹暗悲咽。
束薪斗米助朝炊,却恐庄周笑濡沫。
《赠铅山余适正》【宋·朱履】下邳先生头如雪,手把遗编未尝辍。曾吟孝行三百篇,转作蒙求义尤切。朝廷求书遍海隅,不问簪缨与岩穴。先生亲写此书进,郡守封题献双阙。可惜要路无知己,经年不报还蹉跌。或思慷慨诣公车,空守无金肘屡掣。僦屋穷居县市西,生涯有路蒙鸠拙。图书满架不济用,门巷萧条空岁月。去年相见衣不完,今年相见衣频结。奔波辛苦养妻子,未免长裾事干谒。东邻右姓夸铜臭,西舍富儿称金埒。墙屋文绣竞纷华,盘馔腥膻恣罗列。相逢徒解问寒温,谁把斗升济涸辙。才高学富老益贫,口中漫有张仪舌。迩来闻说苦多病,闭门不出经时节。况当催暮岁峥嵘,朔风劲疾高冈裂。城居柴米价转增,往往晨昏更悽屑。曾参居卫肘常见,夫子在陈粮亦绝。古地圣贤贯如此,莫学儿曹暗悲咽。束薪斗米助朝炊,却恐庄周笑濡沫。
https://shici.929r.com/shici/i7m4ChjA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