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史》
《咏史》全文
宋 / 陆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夜雨灯前感概深,为邦一士重千金。

风云未展康时略,天地能知许国心。

剑忽拄颐都将相,帽曾压耳隐山林。

英雄自古常如此,君看隆中梁甫吟。

(0)
注释
感概:感慨,深沉的思绪。
为邦一士:为国家的重要人物。
康时略:治世策略,使国家安康。
许国心:献身国家的决心。
剑忽拄颐:剑常挂于下巴,象征威严或有大志。
都将相:有担任宰相的才能。
帽曾压耳:帽子低垂,可能指隐居生活。
隆中梁甫吟:借指诸葛亮在隆中隐居时所作的诗,表达他的抱负。
翻译
深夜雨中,在灯下感触颇深,为国家的士人价值千金。
尽管风云未见施展治世方略,但天地间能感知他的报国之心。
剑常悬于颔下,他有宰相之才,帽子曾压耳,暗示他曾隐居山林。
自古英雄皆如此,你可还记得那隆中诸葛亮的《梁甫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咏史》,通过描绘夜晚灯下深思的场景,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和壮志。首句“夜雨灯前感概深”,以夜雨和孤灯渲染出一种沉郁的氛围,诗人内心的情感深沉而浓厚。接着,“为邦一士重千金”强调了士人对国家的忠诚和价值,视自身为国家栋梁。

“风云未展康时略”暗指诗人的政治抱负尚未施展,渴望在天下安定之时发挥才能。“天地能知许国心”进一步表白了诗人矢志报国的决心,即使不被当世所理解,也坚守着自己的理想。接下来的“剑忽拄颐都将相,帽曾压耳隐山林”,通过剑与帽子的意象,展现了诗人既有治国之才,又甘愿隐居山林的淡泊。

最后两句“英雄自古常如此,君看隆中梁甫吟”,以历史典故来映照自己,表明英雄人物自古以来都怀揣着相似的理想,期待有识之士能理解并支持他们的抱负,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诸葛亮(隆中对)等贤才的仰慕和自我期许。

总的来说,这首诗体现了陆游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壮志未酬的无奈,以及他对历史英雄的敬仰和自我激励。

作者介绍
陆游

陆游
朝代:宋   字:务观   号:放翁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125—1210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
猜你喜欢

宛在堂中即事·其十四

雨过忽变芳草,潮退时翻落花。

清景当前屡易,浮生此际何涯。

(0)

宫词四首·其一

良家初入未承恩,谩著罗襦锦凤纹。

独向深宫倍萧瑟,不知何处望春云。

(0)

望江南.本意·其十七

江南好,狎客阿侬乔。

赵鬼揶揄工调笑,郭尖儇巧善诙嘲。幡绰小儿曹。

(0)

望江南.本意·其九

江南好,黄雀紫车螯。

鸡臛下豉浇苦酒,鱼羹加芼捣丹椒。小吃砌宣窑。

(0)

过小金山登妙高台

自惜驰驱地,遨游今独閒。

不因筵祖道,已破利名关。

适意鸢鱼外,忘形天地间。

德云苏老逝,休更问回环。

(0)

赠何檗樵年兄赍表入贺二首。名孟伦·其一

青衫还忆旧,白下更依然。

解识驰驱范,宁分尺五天。

雪寒征旆道,日近衮衣前。

寿粒灵丹在,东南肯借怜。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