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自和》
《自和》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沉水香焚金博山,杜陵谁复与车还。

马寻绮陌知何曲,人在珠帘第几间。

法部乐声长满耳,上樽醇味易酡颜。

更贫更贱皆能乐,十二重门不上关。

(0)
翻译
沉香在金博山炉中焚烧,杜陵的谁还能驾车归来。
马儿寻找着华美的小路,不知通往哪一曲幽径,人又在珠帘掩映的第几户人家。
法部的音乐长久回荡耳边,上等的酒液让脸颊微醺。
不论贫穷还是低贱,都能找到快乐,因为十二重门紧闭,无人能入。
注释
沉水香:一种名贵的香料。
金博山:古代的一种香炉。
杜陵:古地名,这里代指人。
车还:驾车归来。
绮陌:美丽的道路。
曲:巷子,小路。
珠帘:用珠子装饰的帘子,代指宅院。
法部:古代宫廷的音乐机构。
醇味:美酒的味道。
酡颜:脸红,形容微醉。
更贫更贱:无论贫贱。
十二重门:形容深宅大院。
不上关:紧闭不开。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自和》,描绘了一幅沉醉于香气与音乐中的闲适生活画面。首句“沉水香焚金博山”以沉香燃烧的香气和精美的博山炉开篇,营造出一种高雅的氛围。接着,“杜陵谁复与车还”暗示了诗人独自享受这份宁静,无人打扰。

“马寻绮陌知何曲”写马儿在美丽的道路中悠然漫步,不知曲径通向何处,暗含诗人内心的闲适与探索。接下来两句“人在珠帘第几间”,通过珠帘后的房屋,展现出诗人身处华美宅邸的想象,进一步渲染了富贵之感。

“法部乐声长满耳,上樽醇味易酡颜”描绘了音乐与美酒带来的愉悦,让人心情欢畅,面带微醺。最后两句“更贫更贱皆能乐,十二重门不上关”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豁达态度,即使在物质贫乏的情况下,也能从内心找到快乐,不被世俗束缚,体现出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享受,以及超脱世俗的高尚情操。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出山追术所见

我家正对风烟住,饱看阴晴变朝暮。
清秋非但入诗脾,挽向溪山深处去。
溪山深处是湖州,水合云凝不断头。
晒稻坡前移拄杖,罩鱼滩际泊扁舟。
入城要尽登临目,驼桥系缆因留宿。
旧游十载梦惊回,堤边老柳依然绿。
凌晨取道岘山前,洼樽就拊穹崖巅。
萦纡遥指道场路,挂席径造寻幽禅。
弯环港转茭田上,莺簧激列千松嶂。
竹舆飞入翠光中,宝合朱扉恣舒望。
当年祖讷伏於菟,蹑屐旋薙荆榛居。
至今夜半吼寒月,守护净境严驱除。
呼灯谈话倏度夕,粥杯人赴云堂集。
日高振袂过隣峰,老衲相看但长揖。

(0)

次韵酬新九江使君赵明达二诗仍送自制香饼白

岁晏怀人水一湄,归鸿去雁各参差。
寒风不解频吹梦,疾置何妨数寄诗。
酿酒改名聊济胜,和香因谱更求奇。
路遥不暇多瓶送,一炷同参日渐迟。

(0)

次韵酬张仲思高邮见寄二首

春来慵把酒,间日伴僧斋。
风雨梅花梦,豀山老子怀。
有人非吏俗,同好任天涯。
归上青云,幽期孰与偕。

(0)

奉寄淮西总领张少卿并呈建康留守章侍郎二首

湖隐门连草,宗盟肯屡寻。
长才明主眷,直道古人心。
又引皇华去,谁怜白发侵。
官居兼静乐,贤帅复朋吟。

(0)

庚戍岁旦次张以道韵

农定正旦喜占晴,老圃观风趁早春。
两事欲寻强健日,一生常作太平民。
绍熙初岁新开历,典凹崇仪极奉亲。
词拙固难传乐府,水边閒示钓鱼人。

(0)

桂隐纪咏·东寺

数举营巢债,才成作佛庐。
随堂展单钵,均是道人居。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