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年行夏之时,重开春正;
卅六旬履端于始,复见天心。
三千年行夏之时,重开春正;
卅六旬履端于始,复见天心。
此联以时间与自然节气为题,展现了一种宏大的历史观与宇宙观。上联“三千年行夏之时,重开春正”中,“三千年”代表了久远的时间跨度,而“夏之时”则指向了古代文明中的一个特定时期,暗示着历史的循环与更迭。通过“重开春正”,诗人表达了对新生与希望的期待,仿佛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新的春天到来,带来生机与活力。
下联“卅六旬履端于始,复见天心”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其中“卅六旬”指的是农历一年的月份数,而“履端于始”则意味着从新月开始,象征着新的周期的开始。通过“复见天心”,诗人表达了对自然规律和宇宙真理的追寻与敬畏,暗示在每一个新的开始中,都能重新理解并连接到宇宙的本质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副楹联不仅展现了对时间流转的深刻洞察,也蕴含了对自然与宇宙秩序的尊重与向往,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和谐、循环与永恒的追求。
芙蓉屏外,倒金尊、满座艳歌凝咽。
半面新妆香透幌,环佩珊珊步怯。
接黛垂鬟,低声小语,问采香仙妾。
柳袅花停,莺莺燕燕标格。
媚眼射注檀郎,双鸳全露,裙底凌波袜。
万斛胭脂倾在水,染就银河一色。
天作红墙,山为翠幕,生把伊侬隔。
离魂牵梦回,南浦凉月。
雄风河朔,燕南都会,名城古说中山。
带绕滹沱,屏开恒岳,连营剑倚青天。主父故宫闲。
叹霸图灰劫,鹿走邯郸。
璧返相如,坟高颇牧总荒烟。军声成德当年。
有北潭舞榭,赵苑歌弦。
菡萏送香,菰菱映水,秋来依旧争妍。衰草冷平原。
信陵立功后,结客空传。
战垒乌啼,笛吹关戍夕阳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