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老高风六百年,茅茨那得尚依然。
侧身西望人多少,万里桥头不尽天。
杜老高风六百年,茅茨那得尚依然。
侧身西望人多少,万里桥头不尽天。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廖大圭的《南墅十二诗(其七)草堂》,通过对杜甫草堂的描绘,表达了对唐代大诗人杜甫高尚品格的敬仰以及对历史遗迹的感慨。首句“杜老高风六百年”赞扬了杜甫的道德风范历经六百年仍然令人景仰,次句“茅茨那得尚依然”则感叹茅屋虽简陋但杜甫的精神故居依旧存在,引人深思。后两句“侧身西望人多少,万里桥头不尽天”通过杜甫的视角,描绘出他遥望远方,感叹世事沧桑,万里桥头的景象与天际相连,给人以辽阔深远之感。整体上,这首诗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崇敬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我幼在田间,颇识牧牛趣。
寒蓑烟雨林,短笛斜阳路。
十年陷世网,自悔一念误。
归来丘壑中,幸不失吾素。
平生爱颜阖,宁戚非所慕。
古今乐此事,偻指自有数。
阿翁老无营,尺箠了朝暮。
绝胜介葛卢,未鸣意已悟。
长谣远属我,真实见情愫。
勿遣儿辈觉,千载有知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