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阳迎晓日,长信坐秋风。
岂料诗书意,全为歌舞穷。
昭阳迎晓日,长信坐秋风。
岂料诗书意,全为歌舞穷。
这首诗描绘了宫廷生活的奢华与空虚,以及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深刻反思。首句“昭阳迎晓日”以昭阳殿迎接晨曦的光辉,象征着宫廷生活的繁华与荣耀,但紧接着的“长信坐秋风”则通过长信殿在秋风中的静默,暗示了这种繁华背后的孤独与寂寞。
“岂料诗书意,全为歌舞穷。”这两句是全诗的核心,表达了诗人对于宫廷生活本质的质疑和批判。他指出,原本应该用来追求学问和道德修养的诗书之意,却被无尽的歌舞所消耗殆尽。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是对整个社会风气的讽刺,揭示了物质享受与精神追求之间的断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昭阳殿与长信殿的不同景象,以及对诗书与歌舞关系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批判态度,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理想与现实、精神与物质之间矛盾的思考。
夙志慕前矩,琴趣愧难续。
弃米曾赋归,云何效奔逐。
慈亲日向老,无以报鞠育。
明经不取士,奉养心未足。
携家客秦淮,苍苔蔽荒屋。
年丰公廪虚,半载不沾禄。
妻子乐我贫,朝夕共釭粥。
母心爱两孙,每食分鼎肉。
自怜头上巾,兴到无酒漉。
怡然坐窗下,一笑对秋菊。
人生事肠腹,及与口舌三。
二但取饱软,一乃司吾馋。
万钱饰盘筵,殉此径寸甘。
下咽了无知,理与木札兼。
晚食美葵蓼,甚饥望齑盐。
径寸况易欺,胡当信其婪。
半脔偿一身,债主真不廉。
人羊须臾理,请君睹其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