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学士秋怀·其十三》
《和学士秋怀·其十三》全文
宋 / 李弥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执手群歌田舍儿,年丰米价不嫌低。

饱舂白雪已归市,晚割黄云犹枕畦。

(0)
翻译
握着手与乡间孩子们一起唱歌,
丰收之年粮食价格低廉并不觉得贵。
注释
执手:握手,表示亲密或欢乐的场景。
群歌:众人一起唱歌。
田舍儿:乡村的孩子们。
年丰:丰收之年。
米价:粮食价格。
不嫌低:不觉得价格低。
饱舂:充分地舂米,指粮食加工过程。
白雪:比喻白米。
归市:进入市场销售。
晚割:傍晚收割。
黄云:泛指金黄色的稻谷。
犹枕畦:仍然堆积在田畦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丰收后的田园风光图景。开篇“执手群歌田舍儿”,表现了农家孩子们在田间欢聚唱歌的场面,充满了喜悦和活力。接着“年丰米价不嫌低”说明了那一年粮食丰收,以至于米价降低,但这并不让人觉得有什么损失,因为大家都已经有了一年的好收成。

下一句“饱舂白雪已归市”,中的“饱舂”指的是满载的车辆,“白雪”则是形容稻谷像雪一样纯洁。诗人通过这一描写,表明农作物已经收获完毕,并且品质极佳。

最后两句“晚割黄云犹枕畦,晚风轻送香气甜”,其中“晚割黄云”形容的是晚些收割的稻谷像黄色的云朵一样,“犹枕畦”则是说这些尚未完全收集完毕的稻谷仍然躺在田埂上。全句表达了丰收后的惬意和从容。而“晚风轻送香气甜”,则是环境描写,通过晚风带来的稻香,增添了一份农村生活的诗意。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个丰收后的宁静与满足,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平和、安逸生活情趣的向往。

作者介绍
李弥逊

李弥逊
朝代:宋   号:筠西翁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085~1153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猜你喜欢

赠苕上隐者

夹溪槐柳绿云堆,辙迹何尝到碧苔。

不种桃花缘底事,恐因流水误人来。

(0)

洞天春

莺啼绿树声早。槛外残红未扫。露点真珠遍芳草。

正帘帏清晓。秋千宅院悄悄。又是清明过了。

燕蝶轻狂,柳丝撩乱,春心多少。

(0)

答梅圣俞寺丞见寄

忆昔识君初,我少君方壮。

风期一相许,意气曾谁让。

交游盛京洛,樽俎陪丞相。

騄骥日相追,鸾凰志高飏。

词章尽崔蔡,论议皆歆向。

文会忝予盟,诗坛推子将。

谈精锋愈出,饮剧欢无量。

贾勇为无前,馀光谁敢望。

兹年五六岁,人事堪悽怆。

南北顿暌乖,相离独飘荡。

失杯由画足,伤手因代匠。

移书虽激切,拙语非欺诳。

安知乃心愚,而使所言妄。

权豪不自避,斧质诚为当。

苍皇得一邑,奔走踰千嶂。

楚峡听猿鸣,荆江畏蛟浪。

蛮方异时俗,景物殊气象。

绿发变风霜,丹颜侵疾痒。

常忧鵩鸟窥,幸免江鱼葬。

今兹荷宽宥,迁徙来汉上。

憔悴戴囚冠,驱驰嗟俗状。

王事多倥偬,学业差遗忘。

未能解绶去,所恋寸禄养。

举足畏逢仇,低头惟避谤。

忻闻故人近,岂惮驱车访。

一别各衰翁,相见问无恙。

交情宛如旧,欢意独能强。

幸陪主人贤,更值芳洲涨。

菱荷乱浮泛,水竹涵虚旷。

清风满谈席,明月临歌舫。

已见洛阳人,重闻画楼唱。

怡然壹郁写,暂尔累囚放。

自从还邑来,会此骄阳亢。

神灵多请祷,租讼烦笞榜。

犹须新秋凉,汉水临清漾。

野稼荡浮云,晴山开叠障。

聊以助吟咏,亦可资酣畅。

北辕如未驾,幸子能来贶。

(0)

被牒行县因书所见呈寮友

周礼恤凶荒,轺车出四方。

土龙朝祀雨,田火夜驱蝗。

木落孤村迥,原高百草黄。

乱鸦鸣古堞,寒雀聚空仓。

桑野人行馌,鱼陂鸟下梁。

晚烟茅店月,初日枣林霜。

墐户催寒候,丛祠祷岁穰。

不妨行览物,山水正苍茫。

(0)

表海亭

望海亭亭古堞间,独凭危槛俯人寰。

苦寒冰合分流水,欲雪云垂四面山。

髀肉已消嗟病骨,冻醪犹可慰愁颜。

颍田二顷春芜没,安得柴车自驾还。

(0)

过塞二首

身驱汉马踏胡霜,每叹劳生祗自伤。

气候愈寒人愈北,不如征雁解随阳。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