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明香炷。正烧灯时序。一桁湘帘透疏雨。
值午餐传后,酉饮醒时,好安排、槐火松炉烟缕。
沧浪遗迹在,分得新泉,唤取鸦头试春水。
小瀹旗枪,檀口香生,细领略、兰芽蕙蕊。
且贮向哥窑,到更阑、■消渴情怀,吹箫伴侣。
烛明香炷。正烧灯时序。一桁湘帘透疏雨。
值午餐传后,酉饮醒时,好安排、槐火松炉烟缕。
沧浪遗迹在,分得新泉,唤取鸦头试春水。
小瀹旗枪,檀口香生,细领略、兰芽蕙蕊。
且贮向哥窑,到更阑、■消渴情怀,吹箫伴侣。
这首《洞仙歌·品茶》由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的诗人饶芝祥所作,描绘了品茶的雅致情景与心境。
开篇“烛明香炷”,营造出一种温馨而静谧的氛围,蜡烛明亮,香柱袅袅,正是适宜品茗的时刻。“正烧灯时序”则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恰当,灯光柔和,为品茶增添了几分诗意。
“一桁湘帘透疏雨”一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窗外的雨景,雨丝轻柔地穿透湘帘,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宁静的美感,仿佛将人带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
接下来,“值午餐传后,酉饮醒时,好安排、槐火松炉烟缕”描述了品茶的时间节点,午餐之后,酉时酒醒之时,正是品茶的最佳时机。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槐火松炉烟缕”这一意象,不仅描绘了炉火的温暖,还借烟缕的缭绕,营造了一种悠然自得的意境。
“沧浪遗迹在,分得新泉,唤取鸦头试春水”中,“沧浪遗迹”可能是指古代的茶文化遗迹,诗人借此表达了对传统茶文化的追忆和尊重。“新泉”、“鸦头试春水”则体现了对新鲜、优质水源的重视以及对春茶的期待,展现了品茶者对品质的追求。
“小瀹旗枪,檀口香生,细领略、兰芽蕙蕊”描绘了泡茶的过程与品茶的体验。泡茶时,茶叶如旗枪般在水中舒展,香气从檀口中溢出,细细品味着茶中的兰花与蕙草的香气,每一口都充满了自然的韵味。
最后,“且贮向哥窑,到更阑、■消渴情怀,吹箫伴侣”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期待。将泡好的茶贮存在哥窑中,等待夜深人静时,既能解渴,又能陪伴着吹箫的伴侣,享受这份宁静与和谐。
整首词以品茶为线索,贯穿了诗人对生活情趣的追求、对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敬仰,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品茶之乐与诗人高雅的情操。
春心攒万苦。又菖蒲花开,彩舟龙舞。
咫尺前尘,尽华阳奔命,庾兰成句。
乱叶争风,偏更搅、漫天飞絮。
未省馀生,江北江南,几回盘古。思向云中横步。
奈正则如今,梦天无路。
大局文楸,念去年今日,祖龙何处。
历劫群仙,聊共醉、澡兰香雾。
破子家山重按,铜琵断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