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者今何及,天乎有不平。
功高人共嫉,事定我当烹。
父老俱呜咽,天王本圣明。
不愁罹党祸,携泪向孤城。
日者今何及,天乎有不平。
功高人共嫉,事定我当烹。
父老俱呜咽,天王本圣明。
不愁罹党祸,携泪向孤城。
此诗描绘了一位功高而遭人嫉妒的士人,在政治风波中被冤枉、遭受不幸的情形。首句“日者今何及,天乎有不平”表达了时间飞逝,而世事不公的感慨。接着“功高人共嫉,事定我当烹”则指出由于自己的成就卓著,反而遭到了他人的嫉妒和陷害。
在“父老俱呜咽,天王本圣明”中,“父老”指的是年长者或前辈,"俱呜咽"表达了他们对于士人不幸遭遇的叹息和同情。而"天王本圣明"则是对君主智慧和公正的信任。
末句“不愁罹党祸,携泪向孤城”展示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无奈与悲凉。尽管自己没有参与任何政治朋党(“不愁罹党祸”),但仍旧要带着泪水前往偏远的孤城,或许是指被贬官或流放。
整首诗通过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古代士人在政治斗争中的无奈与悲哀,同时也体现出作者对于天理公正的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