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阴荷盖送斜阳,华月森寒入夜凉。
蕉露四更清鹤响,松花一斛乳茶香。
调来鹦鹉诗能解,梦入樱桃月到床。
捡点道书呼侍史,明朝羽袖访长桑。
绿阴荷盖送斜阳,华月森寒入夜凉。
蕉露四更清鹤响,松花一斛乳茶香。
调来鹦鹉诗能解,梦入樱桃月到床。
捡点道书呼侍史,明朝羽袖访长桑。
这首诗描绘了初夏山堂的静谧与清新之感。首句“绿阴荷盖送斜阳”,以绿荫和荷叶覆盖的景象,渲染出夏日傍晚的宁静氛围,斜阳的余晖为画面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色彩。接着,“华月森寒入夜凉”一句,通过华美的月亮和夜间的寒意,展现了夜晚的清凉与静谧,形成鲜明的对比。
“蕉露四更清鹤响,松花一斛乳茶香”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静谧与清新的意境。四更时分,蕉叶上的露珠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清脆的鹤鸣声回荡在空气中,而远处松林中泡制的乳茶散发出浓郁的香气,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之美。
“调来鹦鹉诗能解,梦入樱桃月到床”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鹦鹉赋予了理解诗歌的能力,同时通过梦境中的樱桃与月光,进一步强化了诗境的梦幻与浪漫。
最后,“捡点道书呼侍史,明朝羽袖访长桑”表达了诗人对道家文化的向往与追求,通过整理道书、邀请侍从陪同,准备次日探访长桑(传说中的仙人),展现了诗人对超凡脱俗生活的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意义,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与哲思的山堂初夏图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超然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