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四皓庙》
《四皓庙》全文
唐 / 元稹   形式: 古风

巢由昔避世,尧舜不得臣。

伊吕虽急病,汤武乃可君。

四贤胡为者,千载名氛氲。

显晦有遗迹,前后疑不伦。

秦政虐天下,黩武穷生民。

诸侯战必死,壮士眉亦嚬。

张良韩孺子,椎碎属车轮。

遂令英雄意,日夜思报秦。

先生相将去,不复婴世尘。

云卷在孤岫,龙潜为小鳞。

秦王转无道,谏者鼎镬亲。

茅焦脱衣谏,先生无一言。

赵高杀二世,先生如不闻。

刘项取天下,先生游白云。

海内八年战,先生全一身。

汉业日已定,先生名亦振。

不得为济世,宜哉为隐沦。

如何一朝起,屈作储贰宾。

安存孝惠帝,摧悴戚夫人。

舍大以谋细,虬盘而蠖伸。

惠帝竟不嗣,吕氏祸有因。

虽怀安刘志,未若周与陈。

皆落子房术,先生道何屯。

出处贵明白,故吾今有云。

(0)
注释
巢由:指古代隐士巢父和许由。
尧舜:古代圣明的君主,尧和舜。
臣:此处指为臣子,服务。
伊吕:伊尹和吕尚,古代贤相。
急病:急于施展才华,渴望出仕。
君:辅佐的君主。
四贤:指巢父、许由、伊尹、吕尚。
胡为:为何如此,指他们的行为选择。
氛氲:弥漫,形容名声流传久远。
显晦:显达与隐退。
不伦:不相类,不合逻辑。
秦政:秦始皇的统治。
黩武:滥用武力。
生民:百姓。
诸侯:各路领主。
战必死:战斗到死。
嚬:皱眉,忧虑的样子。
张良:汉初著名谋士。
韩孺子:张良是韩国贵族之后,‘孺子’是对年轻人的称呼。
属车轮:皇帝的随行车队。
英雄意:英雄们的报仇雪恨之心。
报秦:报复秦朝。
先生:这里指商山四皓,四位隐士。
相将去:一起离开,指归隐。
婴世尘:被世俗所累,涉足尘世。
云卷:形容隐士生活的自由自在。
孤岫:孤独的山峰,比喻隐居之地。
龙潜:比喻隐藏才能,不露锋芒。
小鳞:小龙,比喻自己地位不高。
秦王:秦始皇。
无道:残暴无德的统治。
谏者:进谏的人。
鼎镬亲:面临被烹煮的危险。
茅焦:秦朝的忠臣,曾冒死进谏。
先生无一言:指商山四皓没有公开反对秦王的暴政。
赵高:秦朝权臣,曾杀死秦二世。
先生如不闻:对重大事件似乎漠不关心。
刘项:刘邦和项羽。
取天下:争夺天下。
游白云:比喻超脱世事,逍遥自在。
海内:全国范围内。
八年战:指楚汉战争。
全一身:保全了自己的生命。
汉业:汉朝的基业。
日已定:日渐稳固。
先生名亦振:先生们的名声也更加显赫。
济世:拯救世界,治理国家。
隐沦:隐居不出。
一朝起:突然出仕。
屈作:降低身份去做。
储贰宾:太子的宾客,这里指辅佐太子。
安存:保护,确保安全。
孝惠帝:汉惠帝,刘邦之子。
摧悴:使…憔悴,这里指戚夫人受苦。
戚夫人:汉高祖刘邦的宠姬。
舍大以谋细:放弃更重要的事情去关注琐碎。
虬盘:像龙一样盘曲,比喻策略复杂。
蠖伸:像尺蠖一样伸展,比喻策略缓慢。
惠帝竟不嗣:惠帝最终未能传位给自己的后代。
吕氏祸有因:吕后之乱有其深层次的原因。
安刘志:安定刘氏江山的决心。
周与陈:周勃、陈平,汉初重臣,平定诸吕之乱。
子房术:张良的计谋。
先生道何屯:先生们的道路为何如此曲折。
出处贵明白:出仕或归隐应当立场清晰。
故吾今有云:所以我现在这样说。
翻译
昔日巢父和许由避世隐居,就连尧舜也无法让他们称臣。
伊尹和吕尚虽然急于出仕,但只侍奉了商汤和周武这样的明君。
这四位贤人究竟为何如此?他们的名声穿越千年依旧显赫。
他们的行迹时显时隐,前后行为似乎缺乏逻辑连贯。
秦始皇暴虐统治天下,滥用武力使百姓生活困苦。
诸侯作战往往以死相搏,勇士们也为此愁眉不展。
张良作为韩国贵族后裔,曾试图用铁锤袭击秦始皇的车队。
这激发了英雄们的复仇心,日夜梦想着推翻秦朝。
先生(指商山四皓)选择远离尘嚣,不再涉足世俗纷争。
他们如云般悠然于孤峰之上,如小龙般潜藏,收敛锋芒。
秦王日益暴虐,进谏者面临严酷惩罚,甚至被烹煮。
茅焦敢于裸身进谏,而先生们却保持沉默,未发一语。
赵高杀害秦二世,先生们仿佛对此充耳不闻。
刘邦与项羽争夺天下时,先生们却在云游四方,置身事外。
历经八年的战乱,先生们保全了自身安全。
随着汉朝基业日渐稳固,先生们的名声也逐渐远扬。
未能积极参与治国,选择归隐是适宜的。
为何突然出山,成为太子的宾客?
他们帮助保护了孝惠帝,却眼见戚夫人遭受折磨。
放弃大局而专注于小事,如同龙蟠曲成虫,策略令人费解。
最终惠帝未能延续皇位,吕后之乱有其根源。
虽有安定刘氏之心,但不及周勃、陈平的果断。
他们都落入了张良的计策中,先生们的道路为何如此曲折?
出仕或归隐应明确立场,因此我今日有所言。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名为《四皓庙》。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借古喻今,通过历史事件来表达自己的感慨和对当世政治的不满。

“巢由昔避世,尧舜不得臣。”开篇即以远古圣君尧舜时代的人物巢父之事,说明即便是圣明之主,也难求得贤士为臣,这一设定既映照了历史的难寻贤才,又暗示了诗人对现实政治的不满。

“伊吕虽急病,汤武乃可君。”此句则借历史上伊尹、吕尚辅佐商汤、周武王的故事,表达了对贤臣能辅助君主的渴望,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当时政治局势的不满和对理想领袖的向往。

“四贤胡为者,千载名氛氲。”这里的“四贤”指的是古代的隐逸——伯夷、叔齐、虞芥、伊尹等人,他们或隐居山林,或出仕辅佐,均留下千古美名。诗人通过这一历史事实,表达了自己对贤士的赞扬和向往。

“显晦有遗迹,前后疑不伦。”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历史观,即历史上的成败得失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而对于过去的评价则常有出入,不一而论。

接下来的内容,则是对秦政暴虐、诸侯战争和英雄报仇等历史事件的描述,这些都反映了诗人对现实政治的批判态度以及对英雄人物的怀念。

“先生相将去,不复婴世尘。”这里的“先生”很可能是指古代的隐逸或贤士,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态度,这也是诗人内心所向往的境界。

后文则继续通过历史人物和事件来抒写自己的感慨,如对秦王暴政、赵高专权等的批判,以及对汉代刘邦、项羽争霸天下的描述,最后以“出处贵明白,故吾今有云。”作为结束,这实际上是诗人对于历史和现实的思考,也反映了诗人的政治理想和个人情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古代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回顾,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政治秩序的向往,以及对当时政治现实的不满和批判,同时也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化素养和丰富的情感内涵。

作者介绍
元稹

元稹
朝代:唐   字:微之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孙。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少时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但是元稹在政治上并不得意,虽然一度官至宰相,却在觊觎相位的李逢吉的策划下被贬往外地。
猜你喜欢

北苑十咏·其七御井

山好水亦珍,清切甘如醴。

朱干待方空,玉壁见深底。

勿为先渴忧,严扃有时启。

(0)

和许寺丞泊钓龙台见寄

钓龙台下舣行桡,猎猎船旗待晚潮。

万里征人应怅望,一川秋色正萧条。

雨云来去山明灭,风浪高低日动摇。

有志四方男子事,莫怀乡国便魂销。

(0)

净众院尝荔支

霞树珠林暑后新,直疑天意别留春。

京华百世争鲜贵,自是芳根著海滨。

(0)

敬用无咎学士年兄长韵上呈子方太仆

两河郡县沦西方,西人思汉今未忘。

果园芜没白草芳,旃裘戏马谁家郎。

车箱峡口涧谷长,旄头倒挂回穹苍。

王师西出讨獝狂,六花簇垒来堂堂。

前锋锐头臂两枪,伏奸谨索收生羌。

天声隐辚摇姑臧,奇兵缭背断馈粮。

决河有声如坏冈,城头击钟声殷床。

万甲几欲漂无旁,虽有伉健谁腾骧。

一夫不敢陵彼隍,马首欲东促归装。

缄胸有策须眉扬,归来恍恍若有亡。

劬劳累日何由偿,战鞍挂屋寻书囊。

目随飞鸿思帝乡,彭城老将官横行。

幕中市骏收骕骦,射堂两部奏清商。

应弦破镝如蜂房,谈笑斥土羁名王。

画图遣奏朝明光,诏书留典真乘黄。

锦鞯玉勒春风香,平池老柳高云凉。

神骏在目豪吟觞,跨下蹀躞惊凫翔。

皇居九衢天中央,我时项背聊相望。

西城九月天陨霜,夜谈关塞评文章。

微言窃比惠与庄,和诗脱笔觉我忙。

祝君韬养寿且祥,功名有来成堵墙。

勿忧寒暑败肉浆,韔弓箙矢用则张。

(0)

次韵上文潜丈

张侯胸中包覆釜,百里奔流无寸土。

玄蛟白鼍有时作,一洗乾坤三日雨。

诗雄变怪有如此,震动犹能止啼乳。

已倾太白酒船空,更压少陵饭山苦。

昨朝东门同拜敕,玉齿犹残道中语。

闭门十日无一事,坐对空庭秋叶舞。

何时御史出霜台,便假前驺辞棘户。

城南邀我倒馀尊,紫栗黄橙已登俎。

(0)

送洞元法师归茅山三首·其二

崇宁新阁连云起,天篆浮空宝气飞。

帝遣群龙常护守,池潭风雨夜深归。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