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寻松筱款谽谺,忽到孤山处士家。
十顷苍鳞漾墙角,一钩寒玉插檐牙。
杯行不乏红丝鲙,饭了仍供白露芽。
把臂倾舒吾已怯,又分离绪上归槎。
步寻松筱款谽谺,忽到孤山处士家。
十顷苍鳞漾墙角,一钩寒玉插檐牙。
杯行不乏红丝鲙,饭了仍供白露芽。
把臂倾舒吾已怯,又分离绪上归槎。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漫步寻访,在深山松竹掩映中意外来到一处孤山隐士的居所。诗人眼前是一片十顷翠绿的松林,像鱼鳞般在墙角荡漾,屋檐下挂着如寒玉的新月。主人热情好客,提供鲜美的红丝鲙和清新的白露芽作为餐食。诗人与主人畅谈甚欢,然而离别之际,心中涌起淡淡的离愁,仿佛乘着归乡的木筏离去。整体上,这首诗以景写人,展现了隐逸生活的闲适与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
佳气集高堂,有萱匝金芝。
萱分本忘忧,芝亦日华滋。
春风方骀荡,青鸟来瑶池。
眷言阿母寿,跪进九霞卮。
珍羞罗芬芬,丝竹吹参差。
婺彩射南斗,环佩光陆离。
有凤衔瑞图,雍雍鸣阶墀。
九苞花下舞,婆娑睹羽仪。
乘春歌燕喜,既翕和埙篪。
愿母寿九如,千秋以为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