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奕奕通丹禁,北阙峨峨连翠云。
岭上楼台千地起,城中钟鼓四天闻。
旃檀晓阁金舆度,鹦鹉晴林采眊分。
愿以醍醐参圣酒,还将只苑当秋汾。
南山奕奕通丹禁,北阙峨峨连翠云。
岭上楼台千地起,城中钟鼓四天闻。
旃檀晓阁金舆度,鹦鹉晴林采眊分。
愿以醍醐参圣酒,还将只苑当秋汾。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繁华与宁静交织的画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佛教文化的赞赏。开篇“南山奕奕通丹禁,北阙峨峨连翠云”两句,勾勒出一副雄伟的山水图,以"奕奕"形容南山的连绵不断,以"峨峨"形容北阙的峻险高耸,丹禁与翠云相映成趣。接下来的“岭上楼台千地起,城中钟鼓四天闻”则转向人文景观,从空间到时间感受的层面扩展开来,展示了建筑物的高度和声响的传播范围。
第三句“旃檀晓阁金舆度,鹦鹉晴林采眊分”中,“旃檀”与“金舆”都是佛教用语,诗人借此表达对佛法的尊崇之情。同时,"鹦鹉晴林"形象生动,描绘了一幅和谐安详的自然景象。
最后两句“愿以醍醐参圣酒,还将只苑当秋汾”则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向往与期许。这里,“醍醐”是指佛教中的甘露之水,意指佛法的美味和深奥;"只苑"则是一种高贵的生活状态,诗人表达了希望将这份宁静与享受长久延续下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宗教文化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以及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万里随阳翮,生涯匪一乡。
掠云过玉塞,乘月到金塘。
避弋呼群举,惊罗顾影忙。
周旋资苇荻,迢递阅风霜。
阵演看奇字,声遒接断行。
羽仪天路迥,粒食旅怀臧。
矫矫庸无惰,劳劳慎自强。
白书如可致,踪迹老炎方。
空庭开鸟雀,高阁敞星辰。
九叶中兴旧,千秋遗像新。
雄文推国士,大业想天民。
世泽延明主,经纶属大臣。
位高防覆餗,事定不谋身。
保命真王佐,持盈即古人。
谦光随物理,淡泊抱吾真。
寂寂夔龙后,如公洵绝伦。
岐海波仍润,仁山月满楼。
高名驰百粤,过化忆三州。
柏列滇南戟,棠阴岭道稠。
潺湲思泰岳,睇望阻遐陬。
人弃摧枯木,君怜揽敝裘。
金台容御李,珠海幸依刘。
山月入帘夜,江云放棹秋。
深杯忘我辈,横被剧仙舟。
人自龙门远,书来雁帛遒。
千言怜国士,双爵重吴钩。
草莽存交谊,天涯动客愁。
从销金石烬,不变海波流。
杳杳嗟驹隙,悠悠问女牛。
藐孤哀骨毁,弱羽阻云脩。
紫气函关满,青峰太华浮。
纡衡金马在,揽胜碧鸡留。
霜肃社无鼠,风清夜不桴。
勒铭关塞日,倘许借前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