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向西湖续旧游,望中山色与云浮。
平桥隔水双溪合,古寺连空万木稠。
醉后纳凉时枕石,兴来寻句或临流。
幽栖彷佛江南□,秪欠渔翁一叶舟。
重向西湖续旧游,望中山色与云浮。
平桥隔水双溪合,古寺连空万木稠。
醉后纳凉时枕石,兴来寻句或临流。
幽栖彷佛江南□,秪欠渔翁一叶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再次游览西湖的情景,通过对湖光山色、古寺、双溪、万木等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西湖的美丽与宁静。诗中“重向西湖续旧游”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深厚情感和对往昔美好回忆的怀念。“望中山色与云浮”则以动态的视角展现了山色与云雾交融的壮丽景象。接下来的“平桥隔水双溪合,古寺连空万木稠”两句,通过平桥、双溪、古寺、万木等元素,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空间感,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
“醉后纳凉时枕石,兴来寻句或临流”这两句生动地刻画了诗人在湖边纳凉、枕石而卧,以及在兴致来临时寻找诗句、靠近流水的状态,体现了诗人悠闲自得的生活情趣和对自然美的深切感悟。“幽栖彷佛江南□,秪欠渔翁一叶舟”则以江南的幽静环境为背景,巧妙地将诗人内心的向往与现实的缺失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深情赞美,以及对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思的作品。
行复止、归舟尚滞沙际。
荻花瑟瑟夜江头,月明似水。
未归反作送归人,临风愁杀居士。寻声问,幽寂地。
哀弦一曲谁理。京华旧迹已茫然,铮铮又起。
相逢一样可怜生,天涯沦落憔悴。
萧娘暮洒老大泪。感当时、司马情意。
漫拨数声无俚。
剩长歌、写恨孤亭凭吊,千载悠悠伤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