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落了层层叶,碧云暗度秋老。
八尺龙须,半帘月影,乍凉多少。今年特早。
催满院、虫声又搅。井阑边、絮絮叨叨,也似向人恼。
鼓翼瓜棚上,饮露餐花,自能常饱。
丝笼慢贮,挂房栊、最宜深悄。
不为哀音,也容易、秋衾梦觉。
隔疏窗、拌共夜雨,听到晓。
梧桐落了层层叶,碧云暗度秋老。
八尺龙须,半帘月影,乍凉多少。今年特早。
催满院、虫声又搅。井阑边、絮絮叨叨,也似向人恼。
鼓翼瓜棚上,饮露餐花,自能常饱。
丝笼慢贮,挂房栊、最宜深悄。
不为哀音,也容易、秋衾梦觉。
隔疏窗、拌共夜雨,听到晓。
这首《凄凉犯·络纬》是清代女诗人顾太清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日夜晚的凄凉景象。
首先,梧桐落叶,碧云暗度,秋意渐浓,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接着,八尺长的龙须草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半帘月影洒在地面上,增添了几分静谧与幽深。乍凉之际,虫鸣声起,搅动着这份宁静,仿佛是在诉说着季节的更迭。
井阑边,絮絮叨叨的络纬(即纺织娘)似乎也在向人表达着自己的情绪,其声音虽细小却充满了生命力。鼓翼于瓜棚之上,饮露餐花的络纬,自得其乐,展现出一种独立于世的自在与满足。
丝笼慢贮,挂于房栊,络纬在这样的环境中显得格外适宜,它并不因外界的寂静而感到孤独,反而在这样的环境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宁静与安逸。尽管没有哀音,但秋夜的梦中,络纬的声音仍能轻易唤醒人们的思绪,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变换。
最后,隔着疏窗,络纬的声音与夜雨交织在一起,直到天明。这一场景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也寄托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生命循环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宁静、自由生活的向往。
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秋夜的独特魅力,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