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丹书侍玉宸,紫髯萧洒出风尘。
青羊化后犹存石,白鹤归来尚幻身。
药市当年曾隐姓,花源今日正迷津。
可怜物色先朝事,应为苍生访隐沦。
手把丹书侍玉宸,紫髯萧洒出风尘。
青羊化后犹存石,白鹤归来尚幻身。
药市当年曾隐姓,花源今日正迷津。
可怜物色先朝事,应为苍生访隐沦。
这首明代诗人黎民表的《太岳仙宫七咏(其六)遇真》描绘了一幅神仙境界与历史沧桑相融的画面。首句“手把丹书侍玉宸”,形象地刻画了诗人手持神秘的仙籍,仿佛在天帝身边侍奉,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度。"紫髯萧洒出风尘",通过描绘诗人的紫色胡须和潇洒风姿,暗示他不同于尘世的仙人气质。
接下来,“青羊化后犹存石,白鹤归来尚幻身”两句,借用了道教传说中的青羊和白鹤,表达仙踪虽逝,但遗迹犹在,给人一种虚实交融的神秘感。“药市当年曾隐姓”暗示诗人对过往仙人在此交易灵药的想象,而“花源今日正迷津”则描绘了今日寻访仙踪的困难,暗寓世事变迁。
最后,“可怜物色先朝事,应为苍生访隐沦”表达了诗人对往昔仙迹的感慨,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流露出对民生疾苦的关怀,体现了诗人深沉的人文情怀。整体上,这首诗以仙宫为背景,融合了历史与神话,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对现实的关注。
姑射山人,仙去后、唯存标格。
犹赖有、墨池老手,草玄能白。
留得岁寒风骨在,岂烦造化栽培力。
有世间、肉眼莫教看,非渠识。
元不夜,枝何月。
元未腊,花何雪。
最孤高不受,多情轻折。
只有暗香天靳予,黄金作指难为术。
更若将、解语付真真,空成色。
推枕闻鸡,正怪得、乾坤都白。
元是有、福星临照,至和薰出。
缘饰夜城疑不夜,弥漫色界成无色。
更摛词、巧欲夺天葩,尤殊特。
貂帽拥,寒何力。
羔酿举,情何极。
欠开樽细挹,梅花标格。
十万铁衣冰到骨,祈天只愿王师息。
想家童、日办剡中舟,溪头立。
既作闲人,便应付、此身沟壑。
不应更,将愁半点,寸心中著。
责子渊明徒自苦,忧君范老何时乐。
纵一嘲、一咏欲奚为,何如莫。
不自鄙,葵蔬恶。
还肯荐,茅柴薄。
任侯门海陆,杂陈珍错。
有暇盍联车骑过,相忘勿遣诗情觉。
怕家僮、无处买莼鲈,烹琴鹤。
荡节将行,愿隰尽、花毡铺白。
人羡道、青丝辔整,红蕖幕出。
宇宙中间无点翳,水天上下俱同色。
向个中、著此玉为人,真英特。
元自得,融和力。
浑不管,凝寒极。
看福星临照,政敷民格。
且访桃源仙世界,伫传梅驿春消息。
定明年、拜表贺端闱,螭坳立。
才过新正,能几日、海棠开了。
将谓是、睡犹未足,嫣然何笑。
一片殷红新锦样,天机知费春多少。
更芳期、不待燕黄昏,莺清晓。
花旧说,南昌好。
花宜占,东风早。
想香霏地近,融和偏巧。
佳句流传千古在,石湖不见坡翁老。
倩何人、寄驿报家山,教知道。
自入春来,花信费、几番风了。
先付与、红妆万点,苍颜一笑。
旧说沈香亭北似,今虽濯锦江头少。
最可人、枝上月笼春,烟含晓。
亨会称,花王好。
嘉聘惜,梅兄早。
对芳容细玩,天然新巧。
羯鼓不须催太甚,霓裳易散梨园老。
任杜鹃、犹自殿韶华,呼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