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房悯浊世,意欲一洗为。
五日老人约,何乃数后期。
功成去学仙,辟谷从清羸。
岂不知自苦,反覆加深维。
志士极钻仰,坚高今益弥。
是为万世法,何止帝者师。
宁知取履时,几欲真殴之。
子房悯浊世,意欲一洗为。
五日老人约,何乃数后期。
功成去学仙,辟谷从清羸。
岂不知自苦,反覆加深维。
志士极钻仰,坚高今益弥。
是为万世法,何止帝者师。
宁知取履时,几欲真殴之。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朱翌的作品,名为《十月旦读子美北风吹瘴疠羸老思散策之句初寮尝作十诗因次其韵(其六)》。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争和物欲横流的不满与超脱之情。首句“子房悯浊世,意欲一洗为”表明诗人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希望能够有一种方式来净化这个世界。接着“五日老人约,何乃数后期”则是说尽管有智者提出警告,但人们却总是等到最后关头才醒悟。
第三句“功成去学仙,辟谷从清羸”显示了诗人的超脱态度,完成了世间的任务后,就像古代修炼成仙那样,放弃物质欲望,开始追求精神上的纯净。接下来的“岂不知自苦,反覆加深维”则是说人们不知道自己在不断地给自己增加痛苦,只是在重复着这种无谓的挣扎。
诗人通过“志士极钻仰,坚高今益弥”表达了对那些有远大抱负、不懈追求理想之士的赞扬。最后,“是为万世法,何止帝者师。宁知取履时,几欲真殴之。”则意味着这些高尚的情操和追求,不仅仅是帝王或圣人的榜样,而是历代志士共同遵循的法则,诗人几乎想要亲自体验这种境界。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超凡脱俗、追求精神纯粹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世间纷争和物欲的批判。通过这首诗,朱翌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
一灯摇焰,正栖寒片幕,灵筵萧寂。
欲接幽魂来往路,苦向空中寻觅。
綷縩仙衣,鸾骖谁引,目断霜天碧。
旧恩波逝,可怜今世长隔。
才信独夜偏长,愁多睡少,身似他乡客。
衔瓦残蟾怜我瘦,也作凄凉颜色。
如海孤更,无心还问,迟早窗纱白。
镜形看影,经春都是悽恻。
绡薄笼霞,鬟低敛雨,背人偏自嫣然。
唤起春魂,绮情多少缠绵。
盈盈不隔东风面,甚东风、换了朱颜。数流年。
锦样飘零,泪迸鹍弦。
亭阴暗记行吟地,奈词人去后,残梦沈烟。
剪碎轻红,任教蝶醉莺颠。
多情漫为伤春瘦,便情多、那得春怜。向愁边。
飘堕香云,为舞仙仙。
琮琤何得,响空濛、却似鸣榔声沸。
望里平江横雪岭,驾断虹梁渔市。
若有神驱,如遵帝遣,瞬息层峦峙。
南阳龙奋,滹沱凝合犹此。
遥想苏武穷边,霜鸿夜渡,蒿目吟寒视。
铁骑街枚还疾走,瑟瑟风摇旗帜。
月白沙明,云凝地裂,四野悲徊至。
羁魂牢落,我身今在何世。
雪中过了花朝,凭谁问讯春来未。
斜阳敛尽、层阴惨结,暮笳声里。
九十韶光,无端轻付,玉龙游戏。
向危阑独立,绨袍冰透,休道是、伤春泪。
闻说东皇瘦损,算春人、也应憔悴。
冻云休捲,晚来怕见,欃枪东指。
嘶骑还骄,栖雅难稳,白茫茫地。
正酒香羔熟,玉关消息,说将军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