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尽千峰意不关,青天忽接是庐山。
来朝紫气君休怪,身在嵯峨峭旧间。
看尽千峰意不关,青天忽接是庐山。
来朝紫气君休怪,身在嵯峨峭旧间。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庐山景色的独特感受与领悟。首句“看尽千峰意不关”,诗人似乎在众多山峰中寻觅,但内心却未被外物所牵绊,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接着,“青天忽接是庐山”一句,巧妙地将视线从群山转向了庐山,庐山仿佛与青天相连,给人以壮观之感。
“来朝紫气君休怪,身在嵯峨峭旧间”则进一步描绘了庐山的神秘与壮丽。早晨的紫气,或许象征着神秘与祥瑞,而诗人置身于庐山的险峻之中,却并未感到惊异或不适,反而享受其中,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热爱和敬畏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庐山独特的情感体验,以及其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的精神境界。
小园理榛秽,经始搆此堂。
幽深既临溪,轩敞复面阳。
土木乏巨丽,规制亦颇良。
八窗开虚明,炎暑生清凉。
庭前数松树,屋后千筼筜。
了无红尘侵,似觉白日长。
我性本旷寂,远谢名利缰。
况兹幽居成,自喜素心偿。
临风倚曲槛,待月移方床。
既以哦诗书,亦可款壶觞。
鲲鹏抟扶摇,蜩鸴抢榆枋。
为适各不同,吾兹感蒙庄。
省灾行近郊,探幽指层麓。
回飙振玄冈,颓阳薄西陆。
茎田收积雨,禾稼泛平菉。
取径历村墟,停车问耕牧。
清溪厉月行,暝洞披云宿。
淅米石涧溜,斧薪涧底木。
田翁来聚观,中宵尚驰逐。
将迎愧深情,疮痍惭抚掬。
幽枕静无寐,风泉朗鸣玉。
虽缪真诀传,颇苦尘缘熟。
终当遁名山,练药洗凡骨。
缄辞谢亲交,流光易超忽。
素匪廊庙器,林栖心所怡。
雪蹊爱竹柏,云疃结茅茨。
牵萝几晨夕,休工及春时。
乐与二三友,敦好在书诗。
种树循遗法,轮鞅息妄驰。
绯桃傍栏吐,碧草当阶滋。
散帙对阳景,鸣禽集芳枝。
时眺荠麦墟,或临樵牧岐。
逃喧虑自屏,抱拙澹无为。
贤哉考槃子,遐慕长在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