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陈生芳绩两尊人先后即世适皆以三月十九日追痛之作词旨哀恻依韵奉和·其一》
《陈生芳绩两尊人先后即世适皆以三月十九日追痛之作词旨哀恻依韵奉和·其一》全文
清 / 顾炎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一生愁恨集今辰,尚有微躯系五伦。

泪尽宛诗言我日,悲深鲁史笔王春。

山头马鬣封孤子,天上龙髯从二亲。

留此一丝忠孝在,三纲终古不曾沦。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顾炎武所作的《陈生芳绩两尊人先后即世适皆以三月十九日追痛之作词旨哀恻依韵奉和》(其一)。诗人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对逝去亲人的哀悼之情。

首句“一生愁恨集今辰”,开篇便道出了诗人内心的沉重与哀伤,将一生的愁苦与遗憾凝聚于今日,为全诗奠定了悲凉的基调。接着,“尚有微躯系五伦”一句,表达了诗人虽已年老体衰,但依然牵挂着家庭和社会的责任,体现了他对家族伦理的坚守。

“泪尽宛诗言我日,悲深鲁史笔王春。”这两句运用典故,以宛地的诗歌和鲁国的历史记载,象征着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宛地的诗歌记录了诗人的一天,鲁国的历史则记载了君王的春天,通过这些历史符号,诗人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宏大背景相结合,增强了作品的深度和广度。

“山头马鬣封孤子,天上龙髯从二亲。”这两句描绘了亲人去世后的情景,山头上的墓碑象征着孤独的孩子,天上的龙髯则代表了离世的双亲。这种形象化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对失去亲人的痛苦与哀思。

最后,“留此一丝忠孝在,三纲终古不曾沦。”诗人强调,尽管亲人已逝,但自己对忠孝的坚持不会改变,对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遵循也不会动摇。这不仅是对逝去亲人的缅怀,也是对自己道德准则的坚守,体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道德信念。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亲人离世的哀悼,表达了对生命、亲情、道德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作者介绍
顾炎武

顾炎武
朝代:清   字:忠清   籍贯: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   生辰:1613.7.15-1682.2.15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猜你喜欢

春暮渡江·其一

霁色春江上,沧茫一棹通。

水随天地阔,山入画图工。

薄霭凝新碧,轻风随乱红。

片帆迎返照,叠嶂路疑穷。

(0)

元日雪中作

老病昏昏闲不出,山后山前雪三日。

人家闭户作新年,一饱经营苦无术。

朝地附火读阳秋,笺注纷罗添一忧。

未减少年穷事业,青灯分坐写蝇头。

(0)

游阳山广庆寺

溯流荡浆到阳山,寺在云山缥缈间。

雨洗竹萌穿野岸,风吹榕叶落荒湾。

僧眠白日钟声静,花送青春鸟语闲。

留醉岭南无所恨,不妨蜡屐恣跻攀。

(0)

即事六言七首·其五

游夏一辞不措,非关未究源流。

直至孟轲没后,无人会读春秋。

(0)

李尚书挽词

李氏三吴秀,尚书一代英。

立朝惟直道,守已但纯诚。

报国心虽在,忧时病已成。

人推四兄弟,气压百公卿。

未就养生术,独取强谏名。

伤心旧游地,城郭漫溪声。

(0)

雪·其二

坚坐正宜养病,开门便当幽寻。

一夜雪深一尺,与谁取酒同斟。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