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悲辞凤掖,结束事龙庭。
环佩从兹远,琵琶讵忍听。
泣将蛾眉恨,仰视旄头星。
独有长门草,犹向夜台青。
含悲辞凤掖,结束事龙庭。
环佩从兹远,琵琶讵忍听。
泣将蛾眉恨,仰视旄头星。
独有长门草,犹向夜台青。
这首《昭君怨》是明代诗人皇甫汸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王昭君出塞和亲的悲壮故事。诗中充满了对昭君命运的同情与感慨。
首句“含悲辞凤掖,结束事龙庭”,以“含悲”二字开篇,直接点出了昭君离别皇宫时内心的沉重与不舍,随后“辞凤掖”与“事龙庭”的对比,形象地展现了她从繁华宫廷走向荒凉边疆的命运转折。
接着,“环佩从兹远,琵琶讵忍听”两句,通过“环佩”这一细节,暗示了昭君离开皇宫后,再也听不到那熟悉的音乐,表达了她对过去美好生活的怀念与无奈。
“泣将蛾眉恨,仰视旄头星”则进一步深化了昭君的内心情感,她的眼泪如同蛾眉般弯曲,满载着对故国的思念与对未来的忧虑;而“仰视旄头星”,既是对天象的描述,也暗喻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最后,“独有长门草,犹向夜台青”以“长门草”象征昭君的孤独与寂寞,即使在死后,她的哀思仍如同青草一般永存,表达了诗人对昭君悲剧命运的深切同情。
整首诗通过对昭君个人命运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个人的悲欢离合,更蕴含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和平与国家安定的向往。
我曾闻昆吾有铁,九鍊方成冰似雪。
玉彩精晶耀日月,风霜凛凛甚威烈。
新磨刃上七星文,谁敢锋前布陈云。
黯黯凌空魑魅怕,销尽邪魔并诡诈。
寒光到处鬼神愁,哮吼乾坤一片秋。
龙泉剑,龙泉剑,我用似波流,升平无事匣中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