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漫兴十首和郭半村舍人韵·其六》
《漫兴十首和郭半村舍人韵·其六》全文
明 / 彭孙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风流诗酒谁亡国,文士萧梁总厚颜。

燕雀烽烟秋渺莽,杜鹃归梦夜间关。

饥来扑枣还携妇,隐去无钱更买山。

已卜此生休未得,石壕村吏可容閒。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彭孙贻在明末清初时期创作的《漫兴十首和郭半村舍人韵》中的第六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生以及社会现实的独特见解。

首句“风流诗酒谁亡国”,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暗示了诗酒风流并非国家兴衰的关键因素,而是深层次的社会、政治原因导致了国家的灭亡。接着,“文士萧梁总厚颜”一句,通过对比萧梁时期的文士与历史上的其他文士,强调了文人的道德品质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差异,暗含对当时文人士大夫道德沦丧的批评。

“燕雀烽烟秋渺莽,杜鹃归梦夜间关”两句,运用了燕雀与杜鹃这两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分别代表了平凡与不凡、现实与梦想,描绘了一幅战乱背景下人们内心深处对和平与自由的渴望图景。燕雀在烽烟四起的秋天里飞翔,杜鹃在夜晚的关隘中啼鸣,都寄托了诗人对动荡时局中普通百姓生活的同情与关怀。

“饥来扑枣还携妇,隐去无钱更买山”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在乱世中对生活状态的反思。面对饥荒,人们只能寻找食物以维持生存,而无法顾及其他。同时,即使想要隐居避世,也因经济条件所限而无法实现。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底层民众生活艰辛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个人命运与时代背景之间复杂关系的思考。

最后,“已卜此生休未得,石壕村吏可容閒”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无奈与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在经历了种种困苦之后,诗人意识到自己的生活并未得到解脱,官府的苛政依然存在,使得他无法真正获得内心的平静与自由。这一句不仅体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的哀叹,也反映了他对社会不公的强烈不满。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生以及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当时社会问题的敏锐洞察和批判态度。

作者介绍
彭孙贻

彭孙贻
朝代:明   字:仲谋/羿仁   号:茗斋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生辰:1615~1673年

彭孙贻(1615~1673年),字仲谋,一字羿仁,号茗斋,自称管葛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你喜欢

诸暨道中五首·其一

寒雨路从岩涧出,晴天才见越山川。

谁怜昨日经行地,回首苍茫起暮烟。

(0)

礼部尚书洪公挽歌词·其二

守节冰天十五霜,归来飞语又炎方。

正欣射雁还幽窖,旋复飞鸢堕瘴乡。

位不当材仅喉舌,寿难酬德遽膏肓。

八龙共侈荀门庆,虽厄龙蛇殆不亡。

(0)

雨后月明起坐戏成

雨后月明,如醉而醒。不见其形,但见其影。

我梦初回,非曙非暝。道人无言,起舞弄景。

水鸟无声,一鹤自警。清风南来,露坠炯炯。

我病不饮,酌此清泠。超然顿悟,九万俄顷。

(0)

樵童自故园来献海棠因赋二章·其二

只道娇春日,谁知战朔风。

轻霜去人远,爱景入枝红。

依旧风情在,难将艳冶同。

年年摇落后,来恼白头翁。

(0)

自归耕篆畦见村妇有摘茶车水卖鱼汲水行馌寄衣舂米种麦泣布卖菜者作十妇词·其二

田头车水妇,挽水要流通。

乌帽掀炎日,青裙鼓晚风。

翻翻循故步,踏踏似虚空。

听取劳歌意,生身莫嫁农。

(0)

杂言

琐兮尾兮胡中露,鸲之鹆之在乾侯。

朝吟九叹复五噫,暮赓七歌并四愁。

白日曀曀,中林幽幽。墐塞两版,蒙茸一裘。

屋漏煤堕,糜搅粕浮。美人不来兮岁暮谁谓。

霰雪滮滮,落叶如雨。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