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金山寺》
《金山寺》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重经高处寺,一与白云亲。

树木有春意,江山如故人。

幽轩含气象,偏影落风尘。

日暮临归去,徘徊欲损神。

(0)
注释
重经:再次经过。
高处寺:高山上的寺庙。
一与:仿佛。
白云亲:亲近白云。
树木:山中的树木。
春意:春天的气息。
江山:江山。
故人:老朋友。
幽轩:幽静的轩窗。
含气象:蕴含自然气象。
偏影:长长的影子。
落风尘:落在尘世间。
日暮:夕阳西下。
临归去:准备离去。
徘徊:留恋。
损神:耗尽心神。
翻译
再次登上高山上的寺庙,仿佛亲近了白云。
山中的树木充满春天的气息,江山如同老朋友般熟悉。
幽静的轩窗蕴含着自然的气象,长长的影子落在尘世间。
夕阳西下时我准备离去,却因留恋而脚步迟迟,几乎耗尽心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重返高处寺庙的场景,感受到与白云亲密接触之美。通过“一与白云亲”,可见诗人对自然界的融合与赞赏,并以此表达心灵的超脱和宁静。"树木有春意"透露出时节变迁,而"江山如故人"则是诗人对于久违不见之景物的一种情感寄托,体现了对往昔岁月深切怀念。

“幽轩含气象”中,“幽轩”指的是偏僻的高处,这里或许暗示着寺庙所在之地的清幽与神秘;“含气象”则是形容那里的空气清新,似乎能感受到自然界生机勃勃的气息。"偏影落风尘"描绘了晚光余晖下寺庙周遭环境的宁静景象,其中“偏影”指的是斜阳照射在墙壁上的影子,“落风尘”则是细腻表现了自然界中微妙变化之美。

最后两句“日暮临归去,徘徊欲损神”,表达了诗人面对夕阳西下的景象,不忍离去的矛盾心理。"徘徊"二字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在美好情境中的流连忘返,而“欲损神”则是形容心灵受到深刻触动,仿佛要被这份美丽所伤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高处寺庙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超然,以及对于自然之美无比的情感投入。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赠太仆卿君辩侄孙告省南还·其二

羡汝吾家千里驹,追风蹑景上云衢。

调兰玉室怜同树,折柳青门惜独株。

晓渡天津回九曲,月明春水下三吴。

故园芳草如相待,建礼承恩献寿图。

(0)

怀临江寓居

石霜峰北淦西头,寄住林塘数亩幽。

比及到家犹是客,对人强自说乡愁。

(0)

赠卓秀才还澧州

不说从师学道难,一身千里暮云端。

是行若拜庭闱罢,有使题诗祇寄兰。

(0)

赠熊处士还山房

尚书旧隐在匡庐,乱后传闻宅已墟。

祠宇祇今谁荐鞠,鬼神犹自护遗书。

石泉宛宛输池细,川树茫茫映日疏。

不识海昏熊处士,冥栖消息近何如。

(0)

晚上南山观烧

渡口向寥阒,夕晖生翠屏。

随风初绕电,翳雾忽如星。

鸟兽蒸宜遁,柴扉照不扃。

闽都春始过,雨洗合重青。

(0)

赠葛推官

五罚从容至,群生阨塞多。

但无为已甚,勿问达如何。

早读于公戒,终传召父歌。

故人风雨节,为我数经过。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李冠 袁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