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轩修竹几百竿,潇洒迥若仙石坛。
黄金琐碎夜月冷,碧玉萧瑟秋风寒。
道人幽居坐其间,漠然尘纷不可千。
劲节携为手中杖,散箨裁作头上冠。
市朝富贵多忧患,山林旷荡聊盘桓。
七贤清修诚足慕,六逸可学夫何难。
有时梦见瀛洲仙,鞭笞鸾凤游无端。
叩头再拜乞灵药,使我容貌无凋残。
仙翁赠以九转丹,服之两腋生羽翰。
逍遥物外有馀乐,何因报我青琅玕。
绕轩修竹几百竿,潇洒迥若仙石坛。
黄金琐碎夜月冷,碧玉萧瑟秋风寒。
道人幽居坐其间,漠然尘纷不可千。
劲节携为手中杖,散箨裁作头上冠。
市朝富贵多忧患,山林旷荡聊盘桓。
七贤清修诚足慕,六逸可学夫何难。
有时梦见瀛洲仙,鞭笞鸾凤游无端。
叩头再拜乞灵药,使我容貌无凋残。
仙翁赠以九转丹,服之两腋生羽翰。
逍遥物外有馀乐,何因报我青琅玕。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竹林隐居的画面,诗人陈樵通过细致入微的笔触,赞美了竹轩的清雅与主人的超凡脱俗。首句“绕轩修竹几百竿”展现了竹子的繁茂,"潇洒迥若仙石坛"则将竹林比作仙境,暗示了隐居生活的高洁。接下来的两句,通过“黄金琐碎夜月冷”和“碧玉萧瑟秋风寒”,描绘了竹影在月光下和秋风中的静谧与清冷。
诗人寓言自己如道人般身处其中,超脱尘世纷扰,"漠然尘纷不可干"表达了对世俗忧虑的淡然态度。他将竹子的坚韧视为精神支柱,"劲节携为手中杖",并将散落的竹叶制成头冠,象征着简朴的生活方式和高尚的品格追求。
诗中借“七贤清修”和“六逸”的典故,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道德修养的崇尚,认为这种生活并非遥不可及,只要心存向往,就能实现。诗人还梦想着得到仙人的灵药,以保持容颜不老,体现出对长生不老的渴望。
最后,诗人得到了仙翁的赠予——九转丹,象征着超凡的仙术,使他能逍遥于世外,享受余乐。然而,他并未忘记回报,表达了对竹林恩赐的感激之情,希望以某种方式回馈竹子的滋养。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竹为主题,寓言了诗人的人生理想和追求,展现出元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道德修养的重视。
鳌台天寒冬欲暮,瑞叶纷纷似飞絮。
王家轩子临清池,忽报梅花开满树。
老梢屈铁苔藓重,暗香时复生帘栊。
横斜疏影黄昏后,灿烂繁葩积雪中。
素闻君家兄弟好,况复怡怡嗜文藻。
对花酌酒赋新诗,只恐南枝春色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