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朝中措·其二樊良道中》
《朝中措·其二樊良道中》全文
宋 / 李之仪   形式: 词  词牌: 朝中措

败荷枯苇夕阳天。时节渐阑珊。

独泛扁舟归去,老来不耐霜寒。

平生志气,消磨尽也,留得苍颜。

寄语山中麋鹿,断云相次东还。

(0)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李之仪的作品,名为《朝中措·其二》。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诗人晚年感慨和对往昔壮志消逝的抒情诗。

“败荷枯苇夕阳天。时节渐阑珊。”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秋末景象,荷花凋零、芦苇干枯的萧瑟画面,以及夕阳西下的寂寞氛围,通过这种景物描写,诗人表达了时光易逝、岁月匆匆的感慨。

“独泛扁舟归去,老来不耐霜寒。”

这里,诗人借自己独自驾一叶扁舟归去的形象,抒发了对青春不再、年华老去的心境。霜寒往往象征着岁月的冷酷和生命的凋零,表明诗人已对寒冷不能忍受,不仅是体感上的,也包含精神层面的脆弱。

“平生志气,消磨尽也,留得苍颜。”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一生壮志英雄的回顾和反思。尽管年轻时满怀抱负,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激昂的理想和抱负逐渐消散,只剩下了一副苍老的面容。

“寄语山中麋鹿,断云相次东还。”

最后两句诗通过对山中麋鹿的托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依恋之情。麋鹿往来于山间,象征着自由自在,而“断云相次东还”则可能是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归隐山林的心愿。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晚年对于时光流逝、壮志未酬以及对自然界的深厚情感。

作者介绍
李之仪

李之仪
朝代:宋   字:端叔   籍贯:沧州无棣(庆云县)   生辰:1038~1117

李之仪(104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今属山东省)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猜你喜欢

送赵侍朗被召

大纛高牙占帅垣,甘泉人物帝王孙。
文如贺白尤寒素,政似龚典更本原。
岁课未书先报政,诏封频趣定调元。
欲知惠爱今多少,水满长川月满村。

(0)

忆归口号

漫说湖庄水与山,不因松菊便求闲。
月咻休沐才三日,殿外经从仅百间。
但有心期思后主,苦无脚力强趋班。
得归便欲疏宾客,本意刘伶不闭关。

(0)

总领户部杨公挽诗

华显世儒业,循良今吏师。
未应州县薄,能简庙堂知。
沃辔歌周雅,含香问汉仪。
经纶殊未展,曛景迫崦嵫。

(0)

故邕管安抚李思永挽章三首

义利明千古,躬行勇不疑。
涧瀍穷正脉,张陆是吾师。
仕与儒先会,官从党论卑。
所施才一障,声闻彻华夷。

(0)

上湖广总领赵郎中

总角为儿百未更,已陪先进识项名。
惯闻似觉雄风近,因问从知看日明。
千里未迎天子诏,一同先说长官清。
吏师况有桐川旧,敢向题舆问去程。

(0)

薛端明挽章三首

讲学声名早,飞胜蔼士林,九重嗟见晚,诸老愿交深。
时有亨嘉会,天无平治心。
每於当用处,梁父又重吟。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江标 章纶 柴中行 薛式 戴名世 周锡渭 许圉师 陆诜 冯澥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