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蓬莱外,扶桑日本东。
居然成绝域,久矣染华风。
王化能柔远,遐琛亦会同。
佛书龙藏古,梵夹象胥通。
问道来飞锡,浮生若转蓬。
中朝师法在,厚往圣恩隆。
归羡翩翩鹤,吟瞻肃肃鸿。
片帆惟就日,万里若游空。
洗碗鲛人室,焚香海若宫。
将迎烦国主,感叹聚邻翁。
告别行何遽,题诗愧未工。
悬知音信绝,徒望海霞红。
碧海蓬莱外,扶桑日本东。
居然成绝域,久矣染华风。
王化能柔远,遐琛亦会同。
佛书龙藏古,梵夹象胥通。
问道来飞锡,浮生若转蓬。
中朝师法在,厚往圣恩隆。
归羡翩翩鹤,吟瞻肃肃鸿。
片帆惟就日,万里若游空。
洗碗鲛人室,焚香海若宫。
将迎烦国主,感叹聚邻翁。
告别行何遽,题诗愧未工。
悬知音信绝,徒望海霞红。
这首明代诗人释妙声的《送僧归日东》描绘了僧人归国的壮丽景象和深厚的文化交流。首联以“碧海蓬莱”和“扶桑日本”起笔,展现出僧人所处的遥远而神秘的东方之地。接下来的诗句表达了对佛法传播和中华文明影响的赞美,以及僧人对王化之恩的感激。
“佛书龙藏古,梵夹象胥通”体现了僧人对佛教经典的深入研究和文化交流的畅通无阻。僧人的行程被比喻为“飞锡”和“转蓬”,暗示其漂泊不定但心向佛法的修行之路。诗人表达了对僧人回国的羡慕,同时也感慨自己未能写出更精美的诗句来表达敬意。
“片帆惟就日,万里若游空”描绘了僧人乘船远航的画面,如在空中飘荡,意境深远。诗人还提到了僧人在鲛人室洗涤碗盏,在海若宫焚香的场景,增添了神秘与神圣的色彩。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僧人归期已至的惋惜,以及对今后音讯断绝的预感,只能遥望海上的红霞寄托思念。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展现了僧人与佛法的深厚关系,也寓含了对文化交流与友好的赞美。
客游五千里,乃得物外交。
朔土天早寒,九月草树雕。
衍公林下秀,要我共登高。
秋风净游氛,流目空云霄。
稍觉怀抱宽,遂忘登陟劳。
古人不可见,俯仰心为焦。
缅怀庐山远,神契栗里陶。
斯人去已远,千年犹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