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夜飞萤动秋思,独卧空山惊晚岁。
可堪六月已闻蛩,日暮咿咿响庭际。
关河多风气萧索,碧树先秋早摇落。
鸣机夜织常怨寒,白纻吴衫苦轻薄。
年年促织谁最悲,堂上美人愁翠眉。
清砧捣练对残月,玉箸啼红裁远衣。
唐风诗人劝其主,行迈苦迟嗟岁暮。
山城听汝已三年,三年白发多于故。
飘飘秋梦到江湖,我欲东归鲙碧鲈。
安能为尔将双泪,岁岁风前沾客裾。
遥夜飞萤动秋思,独卧空山惊晚岁。
可堪六月已闻蛩,日暮咿咿响庭际。
关河多风气萧索,碧树先秋早摇落。
鸣机夜织常怨寒,白纻吴衫苦轻薄。
年年促织谁最悲,堂上美人愁翠眉。
清砧捣练对残月,玉箸啼红裁远衣。
唐风诗人劝其主,行迈苦迟嗟岁暮。
山城听汝已三年,三年白发多于故。
飘飘秋梦到江湖,我欲东归鲙碧鲈。
安能为尔将双泪,岁岁风前沾客裾。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耒的《闻蛩有感》。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一个遥远的夜晚听到萤火虫飞舞的声音,这让他不禁陷入了深深的秋思之中。他独自躺在空山之上,对着惊鸿一片的晚风,感慨万千。诗中的“六月已闻蛩”,表明时间已经来到夏末,而蛐蛐的叫声如同时光流逝的声音,让人感到岁月匆匆。
诗中还描绘了家乡的景象,“关河多风气萧索,碧树先秋早摇落”,以及“鸣机夜织常怨寒,白纻吴衫苦轻薄”等句子,表达了对故土的思念和生活中的艰辛。诗人通过这些描写传达出对美好事物易逝、人生苦短的感慨。
在最后几句中,“唐风诗人劝其主,行迈苦迟嗟岁暮”表明诗人身为一名诗人,对于时光流逝有着深刻的理解,并对自己的主人(可能是指自己)发出警示。接着“山城听汝已三年,三年白发多于故”则更深化了这种感慨,时间的流逝让人的头发都变白了。
诗歌以“飘飘秋梦到江湖,我欲东归鲙碧鲈。安能为尔将双泪,岁岁风前沾客裾”作为结尾,这些字句充满了对远方故乡的怀念和渴望,以及面对岁月流逝时所产生的情感波动。
总体来说,《闻蛩有感》是一首表达深沉秋思、抒发个人情感与时代感慨的诗歌。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细微之物(如萤火虫)的观察力,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和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