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桃源行》
《桃源行》全文
宋 / 汪藻   形式: 古风

祖龙门外神传璧,方士犹言仙可得。

东行欲与羡门亲,咫尺蓬莱沧海隔。

那知平地有青春,只属寻常避世人。

关中日月空万古,花下山川长一身。

中原别后无消息,闻说胡尘因感昔。

谁教晋鼎判东西,却愧秦城恨南北。

人间万事愈可怜,此地当时亦偶然。

何事区区汉天子,种桃辛苦望长年。

(0)
注释
祖龙:秦始皇的代称。
神传璧:象征着神秘力量或仙道传承的玉璧。
羡门:古代传说中的仙人。
蓬莱:神话中的仙岛。
青春:此处指青春永驻。
避世人:隐居或超脱世俗的人。
关中:古代中国地区名,包括今陕西中部。
晋鼎:象征权力的宝鼎,此处指晋国和秦国的分裂。
秦城:指秦朝的都城,如咸阳。
人间万事:世间各种事情。
桃:象征长寿,常用于种植桃树以求长寿。
翻译
在祖龙门外,神灵相传的玉璧仍在,术士们还说仙人可以寻觅。
我向东行,想要亲近传说中的羡门,但蓬莱仙境近在咫尺却又被大海阻隔。
谁能想到,平凡的土地上也有青春的奇迹,只是寻常人难以触及。
关中的日月空自流转万古,花开花落,山河依旧,只有我独自长久。
自从离开中原,就再无音讯,听说胡尘漫天,不禁感慨往昔。
是谁让晋国的宝鼎分隔东西,而我只能遗憾秦城南北的分离。
人间世事更显可怜,这里的一切都是历史的偶然。
为何区区汉天子,辛勤劳作种植桃树,只希望能长久留存。
鉴赏

这首诗名为《桃源行》,作者是宋代的汪藻。这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与政治无奈的诗歌,融合了对桃园生活理想的向往和现实中的无力回天之感。

诗中“祖龙门外神传璧,方士犹言仙可得。”开篇即描绘出一幅仙境图景,祖龙门外有神奇的传说,而方士(道士)仍旧坚信可以达到仙境。紧接着,“东行欲与羡门亲,咫尺蓬莱沧海隔。”表达了诗人对桃源生活的向往之情,但现实中却被广阔的沧海阻隔。

然而,诗人的心境并不因此而沉重,反而在“那知平地有青春, 只属寻常避世人”一句中显露出一种超脱尘俗的淡然。接着,“关中日月空万古,花下山川长一身。”则写出了诗人对历史沧桑无尽变化与个人的渺小无力感受。

“中原别后无消息,闻说胡尘因感昔”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之间的分别和战争带来的痛苦,以及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而“谁教晋鼎判东西,卻愧秦城恨南北。”则是对历史上军阀割据、战乱频仍的无奈感受。

最后,“人间万事愈可怜,此地当时亦偶然。何事区区汉天子,种桃辛苦望长年。”诗人通过这几句表达了对于世事无常和个人命运的悲哀,以及对汉朝帝王种植桃树以期长寿的感慨。

总体来说,这首《桃源行》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交织的诗歌,反映出作者在乱世中的无奈与超脱。

作者介绍

汪藻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十四霜筠亭

林高日气薄,竹色净如水。
寂历断人声,时有鸣禽起。

(0)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九天汉台

台高天汉近,匹练挂林端。
秋深霜露重,谁见落西山。

(0)

和鲜于子骏益昌官舍八咏其二竹轩

幽轩离纷华,惟有一丛竹。
纤梢起余寒,紫笋散轻馥。
擢干春雨余,挺节秋霜足。
不知岁时改,守此娟娟绿。
上有吟风蝉,空腹未尝食。
翦伐非所辞,不受尘土辱。

(0)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五竹坞

空陂放修竹,肃肃复冥冥。
莫除坞外笋,从使入园生。

(0)

和鲜于子骏益昌官舍八咏其一桐轩

桐身青琅玕,桐叶蒲葵扇。
落落出轩墀,亭亭奉闲燕。
夜声疏雨滴,午影微风转。
秋飙一凌乱,淅沥惊葱蒨。
朝日失繁阴,青苔覆遗片。
空使坐中人,慨然嗟物变。

(0)

和鲜于子骏益昌官舍八咏其七会景亭

亭高众山下,胜势不自收。
冈峦向眼尽,风籁与耳谋。
鸢飞半岭息,云起当空游。
视身如乘风,超然忘百忧。
暮归室中居,唯见窗户幽。
视听随物变,恍谁识其由。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柏杨 朱自清 谢觐虞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