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昨辞去,韶辉更朗然。
乍逢彤火帝,群对碧波仙。
昼永芙蓉丽,风凉菡萏传。
神清宜绿水,性直挺苍天。
洁彩颁疏槛,浮香濯远涟。
眠阴鸳梦馥,吸影鲫肠蠲。
雨过不含泪,云多愈㩳肩。
鉴湖空复采,玉井竟谁搴。
葺盖居何逸,裁裳体自翩。
濂溪千古意,只在小窗前。
春色昨辞去,韶辉更朗然。
乍逢彤火帝,群对碧波仙。
昼永芙蓉丽,风凉菡萏传。
神清宜绿水,性直挺苍天。
洁彩颁疏槛,浮香濯远涟。
眠阴鸳梦馥,吸影鲫肠蠲。
雨过不含泪,云多愈㩳肩。
鉴湖空复采,玉井竟谁搴。
葺盖居何逸,裁裳体自翩。
濂溪千古意,只在小窗前。
这首诗描绘了初夏时节赏莲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莲花之美与自然之韵。开篇“春色昨辞去,韶辉更朗然”,春去夏来,阳光更加明媚,为赏莲营造了美好的氛围。接着,“乍逢彤火帝,群对碧波仙”运用比喻,将夏日比作火红的太阳,与碧绿的水面相映成趣,生动地描绘了夏日景象。
“昼永芙蓉丽,风凉菡萏传”写出了夏日白天的悠长与荷花的美丽,微风中传来阵阵荷香,让人感受到夏日的清凉与宁静。接下来的“神清宜绿水,性直挺苍天”则赋予了莲花以人格化的形象,赞美其清高、正直的品质。
“洁彩颁疏槛,浮香濯远涟”描绘了莲花的色彩与香气,仿佛是大自然的恩赐,让人心旷神怡。“眠阴鸳梦馥,吸影鲫肠蠲”通过鸳鸯和鲫鱼的视角,进一步渲染了莲花的香气与美丽,使画面更加生动。
“雨过不含泪,云多愈㩳肩”表达了诗人对莲花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即使经历风雨,依然保持清白。“鉴湖空复采,玉井竟谁搴”则借鉴湖和玉井的典故,表达了对莲花独特魅力的欣赏与赞叹。
最后,“葺盖居何逸,裁裳体自翩”可能是指莲花生长环境的优雅与莲花本身的轻盈姿态。“濂溪千古意,只在小窗前”则引用了周敦颐《爱莲说》中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莲花高尚品格的深刻感悟,认为这种美好只存在于心灵深处的小窗之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初夏赏莲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莲花的自然美,也寄托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追求与向往。
为问三丞相,如何秉国钧。
那将最剧郡,付与苦慵人。
岂有吟诗客,堪为持节臣。
不才空饱暖,无惠及饥贫。
昨卧南城月,今行北境春。
铅刀磨欲尽,银印换何频。
杭老遮车辙,吴童扫路尘。
虚迎复虚送,惭见两州民。
换印虽频命未通,历阳湖上又秋风。
不教才展休明代,为罚诗争造化功。
我亦思归田舍下,君应厌卧郡斋中。
好相收拾为闲伴,年齿官班约略同。
散乱空中千片雪,蒙笼物上一重纱。
纵逢晴景如看雾,不是春天亦见花。
僧说客尘来眼界,医言风眩在肝家。
两头治疗何曾瘥,药力微茫佛力赊。
眼藏损伤来已久,病根牢固去应难。
医师尽劝先停酒,道侣多教早罢官。
案上谩铺龙树论,盒中虚撚决明丸。
人间方药应无益,争得金篦试刮看。
齿发各蹉跎,疏慵与病和。
爱花心在否?
见酒兴如何?
年长风情少,官高俗虑多。
几时红烛下,闻唱竹枝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