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来不特地之灵,西有长庚一点星。
九路大开行省府,几人争看小朝廷。
只消馀力镇衡岳,许大先声到洞庭。
净洗甲兵从此去,烦公更为挽沧溟。
往来不特地之灵,西有长庚一点星。
九路大开行省府,几人争看小朝廷。
只消馀力镇衡岳,许大先声到洞庭。
净洗甲兵从此去,烦公更为挽沧溟。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不随波逐流的高洁情怀。诗人通过“往来不特地之灵”一句,表达了自己对自由自在、不为物累的向往。而“西有长庚一点星”则是这种精神状态的外在映射,仿佛那颗星辰便是诗人内心世界的象征。
接着,“九路大开行省府,几人争看小朝廷”,这里的“九路”可能指的是官僚体系或是朝廷中的权力斗争,而“小朝廷”则暗示了这些权力斗争的狭隘和局限。诗人通过这种描写,表达了对世俗官场的超然与批判。
然而,“只消馀力镇衡岳,许大先声到洞庭”,这里的“馀力”显示了诗人对于调控天下的自信,而“镇衡岳”和“声到洞庭”则是这种力量的象征性表达。诗人似乎在说,即便是一种超脱世俗的力量,也有能力影响甚至主宰现实世界。
最后,“净洗甲兵从此去,烦公更为挽沧溟”,这里“净洗甲兵”意味着要清除过去的一切污秽和斗争,而“烦公更为挽沧溟”则是对某位朋友或知己的请求,让他继续在精神上引导人们向善。这一句流露出诗人对于友情和精神引领的珍视。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超然境界,而且还透露出了他对于世俗权力斗争的批判态度,以及对精神力量的崇尚。
千金何足重,爱士难为工。
骏骨何足贵,知己不易逢。
致贤自隗始,高言豁心胸。
果筑黄金台,超然旷古踪。
乐毅一朝至,齐城七十空。
此事已千年,特达留高风。
我来自燕市,怀古心忡忡。
何代不招俊,何人不向庸。
寻常絷骥骐,瓦缶乱黄钟。
叹息时代殊,古人不可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