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柳分襟赠灞桥,昔年此地惯魂销。
吟来风雪诗千首,磨尽轮蹄路一条。
碧水杨波平雁齿,红阑架板折蜂腰。
输他驴背行来稳,不解离怀破寂寥。
折柳分襟赠灞桥,昔年此地惯魂销。
吟来风雪诗千首,磨尽轮蹄路一条。
碧水杨波平雁齿,红阑架板折蜂腰。
输他驴背行来稳,不解离怀破寂寥。
这首诗描绘了在灞桥折柳送别的情景,充满了离愁别绪与对往昔时光的怀念。诗人以“折柳”这一传统意象开篇,不仅点明了送别的地点,也暗含了古人折柳寄情、表达离别之情的文化习俗。接着,“昔年此地惯魂销”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对于过往相聚时光的深深怀念,以及在此地分别时内心的哀伤。
“吟来风雪诗千首,磨尽轮蹄路一条”,这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情感深度和才华。在风雪交加的环境下,诗人创作了无数的诗歌,而为了这些创作,他可能已经无数次地往返于这条道路,以至于轮蹄都磨出了痕迹。这既是对诗人勤奋创作的赞美,也是对过往时光中艰辛与快乐并存的回忆。
“碧水杨波平雁齿,红阑架板折蜂腰”两句,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碧绿的水面映照着杨柳轻摆的倒影,仿佛是雁群掠过留下的痕迹;红色的栏杆与架板,似乎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而“折蜂腰”则可能是对架板因岁月而弯曲的生动描绘,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和时间的流逝感。
最后,“输他驴背行来稳,不解离怀破寂寥”表达了诗人对驴背行来的羡慕,认为那是一种相对稳定且能暂时忘却离愁的方式。然而,驴背虽稳,却无法真正理解或缓解离别的孤独与哀愁。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深刻地表达了离别之痛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艺术视角。
寻役谢皇畿,遄征辞帝阙。
朱明垂方隆,脩景迎未歇。
晨旌抗欲徂,午马哮不发。
且覆天末觞,暂缓星前辙。
摅情谅子衷,执手信我说。
丕休蒙嘉运,利用宾时哲。
弹冠捐族闾,緤组跻朝列。
玄士守深湛,谒帝生激烈。
稽首金马荣,澡身玉壶洁。
平江波涛兴,昊穹垢气结。
一麾竟出守,三命聊所窃。
行行迈楚荆,漭漭遵吴浙。
旆指衡服云,帆挂湘干月。
遐想百代雄,浩叹一时没。
愿葆幽谷姿,毋俾兰芳灭。
炯介投处言,慷慨起长别。
袂连汗并挥,心与飙俱热。
洞庭秋水清,击子中流楫。
彭城沛邑汉帝宫,山川峭拔风土雄。
三月驱车犹烈风,高天捲沙白日蒙。
牛羊散野城郭空,我来不见隆准公,但见平原草绿寒花红。
隆准公,英雄哉,亭长去,帝王来。
去时萧萧提一剑,来时千骑万乘驱云雷。
椎牛置酒燕汤沐,黄屋左纛虹霓开。
前殿歌风气逾猛,后宫击筑声复哀。
百官欢呼父老醉,酒酣日落登高台。
当时王气收,豪杰霍然起。
他人裂土握重兵,公也仓皇奔迫不得止。
须臾剑光奋,义旗指,函谷一破子婴死。
鸿门不能惊,巴蜀不能喜。
黄石为之用,白帝当之靡。
韩彭如狙项如豕,往来大业五载耳,世上英雄有如此。
吁嗟乎咸阳宫殿空苍烟,彭城故都无墓田。
神州赤县掌上悬,公也归来奏管弦。
管弦欢娱欢不足,急雨飘风一何速。
沛上山河巳非汉,邑中父老死相续。
故宫曾无片瓦覆,藤萝倒挂野人屋。
歌风之碑,烟霞磨灭不可读。
遥望芒砀,郁乎高丘,青天不动黄河流。
大云垂垂幕其上,龙蛇虎豹纷蚩尤。
千秋万岁后,魂气当来游。
《沛县登歌风台吊汉高祖》【明·屠隆】彭城沛邑汉帝宫,山川峭拔风土雄。三月驱车犹烈风,高天捲沙白日蒙。牛羊散野城郭空,我来不见隆准公,但见平原草绿寒花红。隆准公,英雄哉,亭长去,帝王来。去时萧萧提一剑,来时千骑万乘驱云雷。椎牛置酒燕汤沐,黄屋左纛虹霓开。前殿歌风气逾猛,后宫击筑声复哀。百官欢呼父老醉,酒酣日落登高台。当时王气收,豪杰霍然起。他人裂土握重兵,公也仓皇奔迫不得止。须臾剑光奋,义旗指,函谷一破子婴死。鸿门不能惊,巴蜀不能喜。黄石为之用,白帝当之靡。韩彭如狙项如豕,往来大业五载耳,世上英雄有如此。吁嗟乎咸阳宫殿空苍烟,彭城故都无墓田。神州赤县掌上悬,公也归来奏管弦。管弦欢娱欢不足,急雨飘风一何速。沛上山河巳非汉,邑中父老死相续。故宫曾无片瓦覆,藤萝倒挂野人屋。歌风之碑,烟霞磨灭不可读。遥望芒砀,郁乎高丘,青天不动黄河流。大云垂垂幕其上,龙蛇虎豹纷蚩尤。千秋万岁后,魂气当来游。
https://shici.929r.com/shici/u7G9S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