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说孤窗坐化时,白莎萝雨滴空池。
吟诗堂里秋关影,礼佛灯前夜照碑。
贺雪已成金殿梦,看涛终负石桥期。
逢山对月还惆怅,争得无言似祖师。
闻说孤窗坐化时,白莎萝雨滴空池。
吟诗堂里秋关影,礼佛灯前夜照碑。
贺雪已成金殿梦,看涛终负石桥期。
逢山对月还惆怅,争得无言似祖师。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洞的作品,名为《哭栖白供奉》。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怀念故人的诗歌。
“闻说孤窗坐化时,白莎萝雨滴空池。”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听闻故人去世的消息,感受到深深的哀伤和孤独。在这静谧的夜晚,只有细雨如织, 萝藕花在空寂的庭院中滴落,营造出一片凄凉之境。
“吟诗堂里秋关影,礼佛灯前夜照碑。” 这两句则写出了诗人在故人的庙堂中吟诵诗篇,感叹时光易逝,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哀思。礼佛则是诗人寻求心灵慰藉之举。
“贺雪已成金殿梦,看涛终负石桥期。” 这两句通过对雪景和水流的描绘,传递了诗人对于逝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不舍。雪花纷飞化作金色的宫殿,是对过往幸福生活的一种理想化表达。
“逢山对月还惆怅,争得无言似祖师。”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面对大自然时的感慨,内心充满了哀伤和思念之情。月亮下的山影让他更加怀旧,而那种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沉重情绪,就像是禅宗祖师那般深不可测。
整首诗通过对故人生前环境的描写,以及诗人自身感受的抒发,展现了深切的哀思和对逝去时光的无尽追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