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臣不世出,百工之所求。
况乃非常器,遭逢兴运秋。
符彩照千里,铨衡综九流。
经纶资百物,樽俎寄皇猷。
韶濩倾复理,典礼紊还修。
虽贞栋梁任,兼好艺文游。
伫闻和鼎实,行当奉介丘。
高衢翻税驾,阅水遽迁舟。
传呼更何日,曳履闻无由。
归魂藐脩路,征棹舣邗沟。
林薄长风惨,江上寒云愁。
夜台终不曙,遗芳徒自留。
名臣不世出,百工之所求。
况乃非常器,遭逢兴运秋。
符彩照千里,铨衡综九流。
经纶资百物,樽俎寄皇猷。
韶濩倾复理,典礼紊还修。
虽贞栋梁任,兼好艺文游。
伫闻和鼎实,行当奉介丘。
高衢翻税驾,阅水遽迁舟。
传呼更何日,曳履闻无由。
归魂藐脩路,征棹舣邗沟。
林薄长风惨,江上寒云愁。
夜台终不曙,遗芳徒自留。
这首诗作于隋末唐初,由刘斌所作,名为《和许给事伤牛尚书》。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咏史怀古之作,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述来表达自己的感慨。
诗中“名臣不世出,百工之所求”两句点明了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如同稀有珍宝,不是每个时代都能出现。而“况乃非常器,遭逢兴运秋”则强调这些人物的特殊性,以及他们与时代的密切关系。
接下来的“符彩照千里,铨衡综九流”展示了这些名臣对国家和文化的深远影响。这里的“符彩”、“铨衡”都是古代用来比喻文物或制度的词汇,意味着他们所制定的法度和文化成就如同光芒万丈,照耀千里,流传于后世。
“经纶资百物,樽俎寄皇猷”则进一步描绘了这些名臣在治国安邦上的贡献。他们的政策措施如同织造之物,满足民众的需要;而他们的智慧和才干又如同美酒佳肴,被皇帝所珍视。
“韶濩倾复理,典礼紊还修”表达了对这些名臣文化教化作用的赞赏。他们不仅治理国家,还能恢复和维护古代的典章制度,使之得以传承。
尽管如此,“虽贞栋梁任,兼好艺文游”两句则表现出诗人对于这些历史人物既有才干又懂艺术的怀念。他们不仅在政治上有成就,在文化艺术方面也有所建树,是多才多艺的人物。
“伫闻和鼎实,行当奉介丘”这两句暗示了诗人希望能听到这些名臣治国理政的声音,并且愿意追随他们的足迹,向往他们的高尚品格。
接下来的几句“高衢翻税驾,阅水遽迁舟。传呼更何日,曳履闻无由”则描绘了一种急切的情感和对历史时刻的渴望。诗人希望能够尽快回到那个时代,与那些伟大人物共处,但又感到时间流逝,一去不复返。
“归魂藐脩路,征棹舣邗沟”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无限留恋之情。即便是精神上回归到古代,也只能在心中构建一条通往过去的道路,而无法真的回到那个时代。
最后,“林薄长风惨,江上寒云愁。夜台终不曙,遗芳徒自留”则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深切哀思。在自然景象的描绘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逝去时代和伟大人物的怀念之情,那些美好的记忆只能在心中保留。
巽山如层台,积翠俯城郭。
古木秀松槠,玄鸟隐楼阁。
雨散飞素云,风静语丹鹤。
游人日跻攀,杖屦相绎络。
陆郎吴中来,雅志好丘壑。
哦诗松间题,携酒石上酌。
我性亦爱山,方期结幽约。
兹焉送子去,登陟惨不乐。
远别已伤怀,真境况寥落。
伫立睇大江,孤舟入冥邈。
赤苋赤如脂,苦荬甘如饴。
盘登恶草具,味等薇与芝。
贤哲逝已远,昧昧余所思。
伊人既忘世,此外皆若遗。
粱肉世岂乏,饱死黄吻儿。
千金渥洼种,岁晚鸣枯萁。
尚馀耽书癖,不与尘土缁。
此乐岂在外,箪瓢犹山雌。
蹇劣安所性,所恨生清时。
朝游夹漈山,漈水何涟漪。
暮登石门山,山石亦差差。
水石太古色,山人去何之。
君今游此山,为予访颓基。
多谢吹藜翁,七略今有归。
矧兹十室邑,文献犹庶几。
君子乐育才,薪槱理不遗。
白袍久延伫,雪立风披披。
喣之以惠风,畅若春阳熙。
前程虽云迈,来者犹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