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即事九首·其三》
《即事九首·其三》全文
唐 / 司空图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尤]韵

明时那弃置,多病自迟留。

疏磬和吟断,残灯照卧幽。

(0)
翻译
在光明的时代我被弃置不顾,因多病而独自滞留。
稀疏的钟声伴着吟咏已中断,残灯静静地照着卧床的我。
注释
明时:指政治清明的时代。
弃置:被弃用,不受重用。
多病:身体多病。
迟留:停留,这里指滞留不前的状态。
疏磬:稀疏的钟声。
和吟:和着吟咏的声音。
断:中断,停止。
残灯:快要熄灭的灯光。
照卧幽:照着静静躺着的人,形容夜晚卧床的情景。
鉴赏

这段诗歌是出自唐代诗人司空图的《即事九首(其三)》。从这几行诗句来看,司空图描绘了一种淡泊明志、超脱世俗的心境。"明时那弃置,多病自迟留"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疏离感和自己身处困境中的无奈心情。这里的“明时”指的是白天或者光明之时,而“那弃置”则意味着一种被世俗所抛弃的状态。“多病自迟留”则进一步强化了诗人身体多病,行动不便,不能如愿以赴的无力感。

"疏磬和吟断,残灯照卧幽"一句,则描绘了一种宁静而淡远的夜晚景象。“疏磬”指的是隔绝尘世的声音,“和吟”则是和缓的歌声,而“断”字则表明这声音已经停止。接着“残灯照卧幽”则是说在微弱的灯光下,诗人静躺于幽暗之处。这两句共同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心灵深处的宁静氛围。

总体而言,这几行诗展示了司空图对于世俗纷争的超脱态度,以及他在精神世界中寻找内心平和的努力。通过对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淡泊明志、自我安慰的情怀。

作者介绍
司空图

司空图
朝代:唐   字:表圣   生辰:837~908

司空图(837~908),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人。晚唐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懿宗朝时曾被召为殿中侍御史。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司空图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司空图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猜你喜欢

菊花

为寻佳种几徘徊,手取灵根绕砌栽。

孤负重阳时节好,连朝风雨不曾开。

(0)

对月感怀

镫锁寒光树锁烟,小楼寥廓独萧然。

九峰有梦人千里,万瓦无声月满天。

酒醉剑鸣空饮泣,夜深鸡舞不成眠。

壮心岁暮谁堪语,搔首长歌付短笺。

(0)

寺中忆洪稚存不至

炎热不可避,来与山僧邻。

虚窗清以幽,砌草如铺茵。

长槐结空翠,落我砚池滨。

邻僧少禅说,往来多俗人。

安得青松风,扫此阶前尘。

携我故人来,饮我尊中醇。

吟诗或终夕,清谭或经旬。

披襟坐北窗,啸傲当冰轮。

故人久不来,微飙动丛筠。

(0)

都中见洪稚存·其二

半载离愁结,连床片刻消。

暂邀青眼顾,又望白云遥。

有梦都萧瑟,逢场亦寂寥。

知君同此意,共忆路迢迢。

(0)

途间怀洪稚存书壁

乡关迢递阻离思,冀马南风鸟北枝。

嗟我又来黄叶路,忆君同听白杨时。

凉云落照三秋别,野草平沙万里悲。

他日花骢重此过,休忘索和壁间诗。

(0)

香岩寺

遥忆当年往返频,讵期此日又遄臻。

寺僧但解迎新客,野鸟犹知唤故人。

松院棋枰今古幻,苔花碑字岁年湮。

香岩胜迹难更仆,辜负同游细问津。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许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