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三间老,池中五沃繁。
花晨承露净,叶暑避风翻。
最爱益清韵,偶题非绮言。
濂溪说曾读,理趣至今存。
池上三间老,池中五沃繁。
花晨承露净,叶暑避风翻。
最爱益清韵,偶题非绮言。
濂溪说曾读,理趣至今存。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雅致的荷塘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荷塘的自然之美与内在之韵。
“池上三间老,池中五沃繁。” 开篇即以“三间老”与“五沃繁”对比,形象地描绘了池边与池中的不同景致。池边的老树,历经岁月沧桑,而池中的荷花却生机勃勃,繁茂盛开,一老一新,一静一动,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大自然的生生不息。
“花晨承露净,叶暑避风翻。” 继续描绘荷塘清晨的纯净与夏日的凉爽。清晨的露珠在花瓣上闪烁,显得格外清新;夏日的热浪被荷叶轻轻拂去,带来一丝凉意。这两句通过“承露净”与“避风翻”,生动地表现了荷塘的动态美与静态美,以及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最爱益清韵,偶题非绮言。”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荷塘之美的深深喜爱与赞美。他喜爱的是荷塘的清雅之韵,而非华丽的言辞所能表达的。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也流露出他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崇尚。
“濂溪说曾读,理趣至今存。” 最后两句引用了宋代哲学家周敦颐(濂溪)的名言,表达了对荷塘所蕴含的哲理趣味的认同与传承。周敦颐以“莲”象征君子之德,强调其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质。诗人在此引用,既是对荷塘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其深层哲学意义的肯定,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化中对自然与道德的深刻思考。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荷塘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哲学理趣的追求,是一首富有意境与哲思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