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湛甘泉太史喜石泉与烟霞同版筑之作》
《和湛甘泉太史喜石泉与烟霞同版筑之作》全文
明 / 方献夫   形式: 古风

烟霞在樵南,石泉在樵北。

千里有神交,况复去咫尺。

大科山之中,可以为子宫。

四时足烟霞,烟霞吾与同。

紫云峰之特,可以为我室。

下有奇石泉,君亦爱泉石。

夏炎我何有,石泉水泠泠。

惟子于此时,乘风来濯缨。

清秋尔何有,烟霞月炯炯。

惟我于此时,抱琴淩绝顶。

或时好歌咏,双凫飞自东。

烟霞作天乐,石鼓和金钟。

或时恣游观,一鹤从西度。

石泉起神兽,盘龙随伏虎。

噫吁嘻,泉可饮兮石可眠,烟霞烟霞兮能无石泉。

霞可食兮烟可避,石泉石泉兮能无烟霞。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的山水画卷,诗人方献夫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感巧妙融合,展现了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诗中首先描绘了烟霞与石泉的自然景观,通过“烟霞在樵南,石泉在樵北”两句,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接着,诗人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追求,“千里有神交,况复去咫尺”,即使远隔千里,心灵也能相通,更何况近在咫尺。这种超越时空的自然之恋,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随后,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大科山中的美景,以及紫云峰作为居住之所的想象,强调四季烟霞相伴,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状态。“四时足烟霞,烟霞吾与同”、“紫云峰之特,可以为我室”,这些诗句不仅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表达了对理想居所的向往。

诗中还提到了夏日的清凉与秋日的明净,以及与友人的相聚时刻,如“夏炎我何有,石泉水泠泠。惟子于此时,乘风来濯缨”、“清秋尔何有,烟霞月炯炯。惟我于此时,抱琴淪绝顶”。这些场景充满了生活的情趣和诗意,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

最后,诗人以“烟霞作天乐,石鼓和金钟”、“或时恣游观,一鹤从西度”等诗句,进一步渲染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好,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同时,通过“石泉起神兽,盘龙随伏虎”等描述,赋予自然景观以神秘色彩,增加了诗歌的韵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生活情趣的生动展现,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热爱和对和谐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充满哲思与美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方献夫
朝代:明

(约1486—1541或1544)明广东南海人,初名献科,字叔贤,号西樵。弘治十八年进士。正德中授礼部主事,调吏部员外郎,旋从王守仁问学,谢病归西樵山中,读书十年。嘉靖初还朝,以议大礼称帝意,骤进少詹事。累官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入阁辅政。持论和平,而舆论视为奸邪,连被劾。又见帝恩威不测,三疏引疾归。有《周易传义约说》、《西樵遗稿》。
猜你喜欢

溪堂暑夜

炎威薄中夕,凉气上渔台。

丹霄清露下,空水惠风来。

鱼跃菱花散,龟游莲叶开。

西园明月色,空忆邺中才。

(0)

题扇面小景四首·其三

江天渺茫茫,知音在何处。

落指不成声,抱琴且归去。

(0)

又次唐山韵二首·其一

小阳犹自见秋花,到处春光未有涯。

桃李肯输连惠圃,紫黄休数魏姚家。

金鸾一榜名同盛,玉爵三杯宠并赊。

况有书香传万卷,乐随诗酒对年华。

(0)

登镇江金山寺

江心突兀应天心,莫则高兮莫测深。

鼋听梵音多出没,花含烟雨半睛阴。

风摇古木玄猿笑,月照寒潭万劫沉。

随忆十年前夜过,青天白日喜登临。

(0)

过罗冈城

穿云迢递入罗冈,阅遍当年古战场。

塞草绿沾新雨露,边城高筑旧封疆。

□□风捲晴岚散,玄洞春融白昼长。

万世太平欣有象,遐方何以报天王。

(0)

承李叔刚韵

何时水打留湖田,却认先生发解元。

人杰时应生宇宙,神光先已显山川。

羲之沼墨书如昨,曾子湖澄孝可传。

不识后来谁继武,敢将消息问青天。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