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瓯晃漾识先春,最惬空斋静坐人。
好事当年惟斗早,名医近代更论陈。
一铛随舫堪为伴,三碗挥毫觉有神。
犹惜蔡襄天下士,翻将口腹爱君亲。
白瓯晃漾识先春,最惬空斋静坐人。
好事当年惟斗早,名医近代更论陈。
一铛随舫堪为伴,三碗挥毫觉有神。
犹惜蔡襄天下士,翻将口腹爱君亲。
这首诗描绘了烹茶的雅趣与心境的宁静。首句“白瓯晃漾识先春”,以白瓷茶具在光影中摇曳,仿佛预示着春天的到来,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接着,“最惬空斋静坐人”点明了在安静的书斋中,品茶更能让人的心境得到平和与放松。
“好事当年惟斗早,名医近代更论陈”两句,通过对比古今,表达了对茶艺之美的赞赏。斗早,即斗茶,是古代文人雅士品茶斗技的一种方式;名医论陈,则暗指茶的药用价值,体现了茶文化在不同领域的广泛影响。
“一铛随舫堪为伴,三碗挥毫觉有神”进一步描绘了茶与生活的和谐共处。一铛(茶壶)随行,无论是在船上还是在旅途中,都能成为陪伴的好友;饮茶之后,提笔挥毫,似乎灵感倍增,文思如泉涌。
最后,“犹惜蔡襄天下士,翻将口腹爱君亲”则表达了对蔡襄这位茶文化的杰出人物的敬仰,同时强调了茶不仅是一种物质享受,更蕴含着对家人的关爱之情。蔡襄是宋代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也是茶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贡献被后世所铭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茶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美好与深远意义,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茶艺、茶道以及茶与人文精神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
乐清山水天下奇,中间茗屿更逶迤。
坤灵勃郁萃元气,何人卜筑开新基。
高公百年草堂在,林色川容未曾改。
地隔桃源长子孙,村标盘谷名江海。
盘谷幽栖自隐君,后人济济藉芳薰。
一溪桑梓横青野,九畹兰荪结綵云。
堂下阴森满松柏,风雨泠泠护幽宅。
岁时蘋藻荐明馨,阶前半是朱衣客。
司寇承恩著锦袍,江山掩映罗旌旄。
后来杰出况非一,上下彩凤看翔翱。
礼成叙饮复酬倡,接盏飞觥各相向。
里闬风猷出故家,朝廷礼乐归群望。
吁嗟乎湛恩馀庆奕世存,路人尽识于公门。
请君试听歌盘谷,昔日三槐安足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