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歌兰江月曙。小倚红亭,亭在花深处。
依旧画船桃叶渡。一条春水鸳鸯路。
屏上楼台陈后主。花是春愁,柳是春愁绪。
欲问愁深深几许。年年流下秦淮去。
玉树歌兰江月曙。小倚红亭,亭在花深处。
依旧画船桃叶渡。一条春水鸳鸯路。
屏上楼台陈后主。花是春愁,柳是春愁绪。
欲问愁深深几许。年年流下秦淮去。
这首《蝶恋花·秦淮水榭》以秦淮河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春夜月下,水榭轻歌的美丽画卷。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春愁的独特感悟。
“玉树歌兰江月曙”,开篇即以“玉树”、“兰”、“江月”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新雅致的氛围,仿佛在黎明时分,月光如水,玉树轻摇,兰花幽香,一曲悠扬的歌声在江面上回荡,引人入胜。
“小倚红亭,亭在花深处”,进一步描绘了红亭与繁花相映成趣的景象,小亭静立于花丛之中,更添几分幽静与神秘,仿佛是世外桃源的一角,让人不禁心生向往。
“依旧画船桃叶渡,一条春水鸳鸯路”,通过“画船”、“桃叶渡”、“春水”、“鸳鸯路”等意象,勾勒出一幅春日里船只穿梭于桃花盛开的渡口,水面波光粼粼,鸳鸯戏水的画面,充满了生机与和谐之美。
“屏上楼台陈后主,花是春愁,柳是春愁绪”,这里运用了历史典故,将陈后主的往事与眼前的景物联系起来,借“花”、“柳”等自然元素,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春愁,既有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欲问愁深深几许,年年流下秦淮去”,最后两句以问句形式,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词人对愁绪深重的追问,而答案似乎已隐含在那年复一年流向秦淮的流水之中,暗示着愁绪如同流水般绵延不绝,难以言尽。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春夜美景的欣赏与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