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龙图待制徐良能墓》
《挽龙图待制徐良能墓》全文
宋 / 范端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少日蜚声竦白袍,暮年策足上青霄。

功名略已追前辈,事业真堪托后凋。

谏草半焚烟寂寂,琐窗一梦夜寥寥。

古塘原上谁行路,只有哀笳引葬箫。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ǎnlóngdàizhìliángnéng
sòng / fànduānchén

shǎofēishēngsǒngbáipáoniánshàngqīngxiāo

gōngmínglüèzhuīqiánbèishìzhēnkāntuōhòudiāo

jiàncǎobànfényānsuǒchuāngmèngliáoliáo

tángyuánshàngshuíxíngzhīyǒuāijiāyǐnzàngxiāo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端臣为悼念龙图阁待制徐良能所作的挽诗。首句“少日蜚声竦白袍”描绘了徐良能在年轻时就以卓越才能和声誉脱颖而出,形象地比喻他早年的显赫。次句“暮年策足上青霄”则写其晚年更上一层楼,仕途顺畅,直抵高位。

“功名略已追前辈”表达了对徐良能功绩的肯定,他已经接近或超越了前人的成就。而“事业真堪托后凋”则赞美他的事业能够延续,即使他离世,也能托付给后人继续发扬光大。

接下来,“谏草半焚烟寂寂”暗示徐良能生前可能曾有直言进谏的经历,这里以焚烧的奏章象征其忠诚与遗志。“琐窗一梦夜寥寥”则通过寂静的夜晚和梦境,寄托了诗人对故人的深深怀念。

最后两句“古塘原上谁行路,只有哀笳引葬箫”描绘了一幅凄凉的送别画面,古塘边,只有哀伤的胡笳和低沉的丧歌,陪伴着徐良能的灵柩,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哀悼和对友人离去的无尽悲痛。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是对徐良能一生功业和人格的深情缅怀。

作者介绍

范端臣
朝代:宋   号:蒙斋   籍贯:兰溪香溪(今浙江兰溪)   生辰:1116-1178

范端臣 (1116-1178)字元卿,号蒙斋,兰溪香溪(今浙江兰溪)人。自幼从叔父范浚学,千言成诵,过目不忘。诗书易理,备研其精;正草隶篆,皆造于妙,为范浚高第弟子。著有《蒙斋集》,包括诗集3 卷,文集20 卷行世。
猜你喜欢

杪春同诸友赴彭比部南湖之游遂眺烟雨楼得开字

烟雨楼前霁景开,乘风相与步虚来。

湖光倒写云天入,海气平浮岛屿回。

杯到欲辞花更舞,春归不尽鸟还催。

兰桡向晚歌声发,总是清朝白雪才。

(0)

送袁从事

西风送客大江边,兴尽离杯沸管弦。

许国共怀萧相业,乘时独羡祖生鞭。

三秋驿路青山外,万国关河白雁前。

此去功名须努力,高堂华发待流年。

(0)

寄文一侄

湖海老为客,行行身独单。

念汝久暌离,十年应未还。

邈哉渔阳城,万里程途难。

读书不负志,宁辞远家山。

努力踵遗芳,庶可慰衰颜。

封诗远寄将,临风泪潺潺。

(0)

晚次曹娥江

山静孤云敛,沙虚夕照明。

隔江渔火淡,入夜海潮惊。

庙重曹娥孝,碑雄魏武名。

开窗对新月,独酌见幽情。

(0)

题侯贰守归去来辞画·其六

天末云冉冉,林端鸟翩翩。

云出既为雨,鸟飞亦知旋。

君子识其微,进退合自然。

靖节旷世高,素翁当代贤。

出处虽异途,德音可同传。

(0)

送宋司狱归昭阳

朔雪遍河关,长亭落照间。

几回天上见,独骑日边还。

驿路分晴树,州城带远山。

清时民讼简,官舍有馀閒。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张泌 左思 毕沅 刘大櫆 陈继儒 张英 鲜于枢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