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居峰顶寺,不觉度炎天。
山叟频为约,林僧每出禅。
虚怀思往事,宴坐息诸缘。
照像龛镫暗,通宵磬韵传。
宴心资寂寞,琢句极幽玄。
拾菌寒云外,烹茶翠竹前。
远阴临岳树,清响落岩泉。
僻道无来客,深秋足乱蝉。
松风生井浪,溪雨长苔钱。
自省浮尘世,终难住永年。
遍游曾宛转,欲别重留连。
明日东西路,依依独黯然。
寓居峰顶寺,不觉度炎天。
山叟频为约,林僧每出禅。
虚怀思往事,宴坐息诸缘。
照像龛镫暗,通宵磬韵传。
宴心资寂寞,琢句极幽玄。
拾菌寒云外,烹茶翠竹前。
远阴临岳树,清响落岩泉。
僻道无来客,深秋足乱蝉。
松风生井浪,溪雨长苔钱。
自省浮尘世,终难住永年。
遍游曾宛转,欲别重留连。
明日东西路,依依独黯然。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寓居峰顶寺的生活情景,展现了其在炎炎夏日中修行与静思的内心世界。诗人与山中老者和僧侣交往频繁,每日禅定,享受着寂寞中的宁静。夜晚,微弱的灯光照在佛像上,磬声回荡在整个山谷,增添了禅意。诗人漫步于山间,采菌烹茶,倾听自然的声音,感叹尘世的浮华难以长久。尽管遍游山水,仍对离开此地感到依依不舍。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道路的迷茫和孤独感,以及对无法留住时光的无奈。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理学士大夫的禅意生活和人生哲思。
问讯阶前菊,如今属阿谁。
祗应风露底,犹记摘残枝。
疾风知劲草,世乱识忠臣。
自古有此语,今代岂无人。
刘公生东南,节义迈等伦。
时危出一死,以捍胡马尘。
遂令天下人,稍知吾道尊。
至今生气在,凛凛凌层云。
我行崇安野,瞻望彼高坟。
流泽既未远,有子贤而文。
会当广德业,早为建殊勋。
此意苟不泯,楚人生伍员。
车如鸡栖马如狗,劝君莫美循墙走。
车如流水马如龙,不如还家行御风。
以尻为轮神为马,世人计出车马下。
出门险阻道里远,只今谁是能行者。
海陵事剧俸则薄,得公相从亦不恶。
小吏相欺官长怒,我自作烦公笑乐。
庾公故是丰年玉,道貌更自见不足。
断崖独立老松柏,青天何处飞鸿鹄。
汴堤六月尘自障,请公登高更南望。
马烦车怠早归来,且从夫子濠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