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绵江上草,郁郁庭中柯。
人生不相知,有如东逝波。
食杏犹苦酸,食梅当若何?
衣褐犹苦寒,衣葛寒更多。
岂无千载友,肯听渔樵歌。
绵绵江上草,郁郁庭中柯。
人生不相知,有如东逝波。
食杏犹苦酸,食梅当若何?
衣褐犹苦寒,衣葛寒更多。
岂无千载友,肯听渔樵歌。
这首诗以江边的草与庭院中的树起兴,描绘出一种自然界的生生不息与人生的无常之感。诗人通过“绵绵江上草,郁郁庭中柯”这两句,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人的生命进行对比,暗示了生命的短暂与不可预知性。
接着,“人生不相知,有如东逝波”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比作流水东去,无法回头,表达了对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渴望与无奈。这种比喻生动地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人际关系的疏远,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
“食杏犹苦酸,食梅当若何?”这两句运用了类比的手法,通过食物的口感来比喻生活中的苦涩与不易。杏子虽然苦酸,但梅子的苦味可能更甚,以此来暗示生活的艰辛与挑战。这种比喻既增加了诗歌的形象性,也加深了读者对生活不易的理解。
“衣褐犹苦寒,衣葛寒更多”则从穿着的角度出发,描述了在寒冷季节里,穿着粗布衣裳尚且感到寒冷,若是穿上更为轻薄的葛布衣裳,寒冷的感觉会更加明显。这不仅体现了生活的艰苦,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状态的关注与同情。
最后,“岂无千载友,肯听渔樵歌”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真正知己的渴望。在这样的世态炎凉之中,能够找到一位能够理解自己心声的知己,无疑是一种难得的幸福。同时,通过“渔樵歌”这一意象,诗人似乎在暗示,即使在平凡的生活中,也能找到心灵的慰藉与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日常生活细节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真挚友情的向往。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富有哲思,是元代古乐府诗中的佳作。
玉骨亭亭,似不屑、俗人为伍。
堪怜处、愁怀莫释,芳心未吐。
数朵清芬羞对月,一枝瘦影娇凝露。
喜含葩、向晚暗生凉,消烦暑。擎翠袖,依帘幕。
移素质,纤云护。想晚妆新浴,玉人风度。
学浅愧无看雪咏,才高自有吟秋句。
倩琼姿、珍重伴栖香,相赓和。
垂柳千丝,熏风十里,韶华在眼轻抛。
锦额重帘,等閒时见花梢。
连天晴碧王孙怨,衬斜阳、窣地春袍。
荡波心、桥卧长虹,环翠周遭。
清愁不断朱颜改,只青山识我,依旧娇娆。
猿臂残年,壮怀谁念骠姚。
荒烟蔓草铜驼泣,悔相逢、解佩江皋。
想灵均、独抱芳馨,兰蕙萧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