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僧归茜径》
《送僧归茜径》全文
宋 / 释永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吴渚僧归落日曛,故王宫井已无闻。

水边尚有红蓝草,不染香衣染堑云。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sēngguīqiànjìng
sòng / shìyǒng

zhǔsēngguīluòxūnwánggōngjǐngwén

shuǐbiānshàngyǒuhóngláncǎorǎnxiāngrǎnqiànyún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僧人归途的画面。"吴渚僧归落日曛",开篇即以夕阳映照下的吴地水边为背景,僧人踏上归途,渲染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故王宫井已无闻",暗示昔日繁华已逝,只剩下历史的痕迹,宫井不再,增添了时光流转和物是人非之感。

接下来,诗人笔触转向眼前景致:"水边尚有红蓝草",色彩鲜明的花草依然生长在水畔,展现出自然的生命力,与前文的宫井遗迹形成对比。"不染香衣染堑云",这句巧妙地运用了双关,红蓝草并未染色衣物,反而染上了天边的云彩,象征着僧人的纯净心境与自然景色的和谐交融。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僧人归茜径为主线,通过描绘吴地的自然景色和历史变迁,寄寓了对僧人超脱世俗、保持本真的赞美,以及对世事沧桑的感慨。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释永颐
朝代:宋

释永颐,字山老,号云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居唐栖寺。与江湖诗人周晋仙、周伯弜父子等多有唱和。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上天竺佛光法师抗拒权贵侵占寺产,愤而渡江东归时,颐曾遗书慰问。有《云泉诗集》一卷传世。事见本集末附《上天竺志》永颐小传。 永颐诗,以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为底本,校以汲古阁影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简称汲古阁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猜你喜欢

汉宫春

秋色无涯,正蒹葭采采,鹭羽飞飞。

才见开襟楼上,露重星低。

又中秋、月转银盘,槎客方归。

潦水静,寒潭照影,丹枫乱点人衣。

对此天清气肃,便篮舆乍登,胜地追随。

看他渔舟初唱,雁阵初齐。

陶然共醉,语骚人、漫赋心悲。

更待那、松间黄菊,开时稳卧东篱。

(0)

烛影摇红

雨洒横塘,芙蕖朵朵娇含露。

轻衫窄袖上兰舟,摇荡花深处。翠盖相牵休住。

听歌声、更寻前路。风生柳下,日落溪头,红妆徐步。

撩乱心情,对花攀折都成误。

碧天新月动波光,恰似催归去。手把碧筒四顾。

酒须沽、酒家难遇。船头斜转,拨剌一声,鸳鸯飞过。

(0)

河满子

淑景朝朝易过,啼痕面面争流。

寒食清明都去远,风光煞是难留。

苑外落红万点,伤心莫上高楼。

杜宇唤醒午梦,垂杨绾住春愁。

怪底年年当此际,教人蹙断眉头。

说与东君知道,问他还忍归不。

(0)

蓦山溪

乌衣王谢,两世交情好。

记在莫愁湖,把君手、方成一笑。

风流张绪,杨柳正三春,看玉树,送仙舟,沿岸人围绕。

虎头妙笔,宛尔丰神肖。

金粟应前身,早朝回、翛然学道。

高横麈尾,衣带禦炉烟,须认取,画图人,直历中书考。

(0)

贺新郎二首·其一

双桨将鸣也。投半刺、汝南叔度,丰姿閒雅。

倒屣延君居上座,谈笑风生朱夏。

长太息、娉婷未嫁!

袖出明珠三百斛,是元和、而上开元下。

堪把臂,远公社。

相思久矣相逢乍,立斯须、回帆羯鼓,为君重打。

同学少年多不贱,强半五陵裘马。

谁通道黄钟喑哑?

载酒陈琳荒冢畔,是当年、曾遇知音者。

千载后,尔其亚。

(0)

满江红·其三西樵以南徐游览诸作见示

北固城头,兼天涌、银涛奔涨。

登览处、频经战伐,金焦无恙。

鼓枻鼋鼍深窟畔,振衣鹳雀危巢上。

手摩挲、瘗鹤古残碑,为馀饷。弓样月,波中漾。

欸乃曲,桥边唱。望乡心倍切,浓于春酿。

禽庆欲偕名岳屦,李邕倖免金吾杖。

笑马迁、货殖强裁书,无聊状。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