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后睢阳去,潜身泣到明。
却回谁敢问,校似有心情。
二后睢阳去,潜身泣到明。
却回谁敢问,校似有心情。
这首诗描绘了一段历史场景,"二后睢阳去"可能指的是两位皇后在睢阳(今河南商丘)的悲剧性离去,这里可能暗指历史上的某次宫廷变故或战争中的流离失所。"潜身泣到明"则刻画了宫人隐藏身份,整夜哭泣的情景,显示出她们内心的悲苦和无奈。
"却回谁敢问"一句,表达了宫人们的孤独和恐惧,不敢轻易透露自己的遭遇,无人可以询问或安慰。"校似有心情"则暗示了她们的心情复杂,既有对过去的回忆,又有对未来未知的忧虑,情绪深沉而微妙。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宫人生活的艰辛与内心世界的深深哀愁,展现了金末元初动荡时期宫廷女性的不幸命运。杨奂作为金末元初的诗人,通过这样的诗句,传递出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问楼桑、故居无处。
青林留在祠宇。
荒坛社散鸟声□,寂寞汉家箫鼓。
春已暮。
君不见、锦城花重惊风雨。
刘郎良苦。
尽玉垒青云,锦江秀色,办作一丘土。
西山好,满意龙盘虎踞。
登临感怆千古。
当时诸葛成何事,伯仲果谁伊吕。
还自语。
缘底事、十年来往燕南路。
征鞍且驻。
就老瓦盆边,田翁共饮,携手醉乡去。
绿华仙萼彩云间。
雪消残。
拥香□。
随意轻匀浅注尽高闲。
向道是梅刚不信,更谁占、东风最上番。
韵绝秀绝香又绝,恨□千山复□山。
才情似记何郎句,清泪斑斑。
寂寞孤村篱落小溪湾。
修竹萧萧霜月苦,好留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