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幽兰》
《幽兰》全文
唐 / 崔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幽植众宁知,芬芳只暗持。

自无君子佩,未是国香衰。

白露沾长草,春风到每迟。

不如当路草,芬馥欲何为。

(0)
注释
幽植:生长在隐蔽处的植物。
宁知:谁知道。
芬芳:香气。
暗持:暗暗散发。
君子佩:被君子佩戴的珍贵植物。
国香:国家认可的名贵香草。
衰:衰退。
白露:清晨的露水。
长草:高大的草丛。
每迟:总是很慢。
当路草:路边常见的草。
芬馥:香气浓郁。
欲何为:又能有什么作为。
翻译
幽深的植物谁能了解,它们只暗暗散发着香气。
既然没有君子佩戴,这并非国家香草的衰败。
白露打湿了长长的草丛,春风的到来总是迟迟不来。
它们还不如路边的草,香气浓郁又能做什么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幽静的花卉,它的香气不像国色那般明显和强烈,却有着自己的独特芬芳。诗中的“幽植众宁知”表达了这种花卉生长在隐蔽之处,只有少数人能领略其美。而“芬芳只暗持”则形容它的香气不张扬,仅存于自己,不向外散发。

“自无君子佩”这一句,通过古代士人佩戴兰草以示清高品格的习俗,表明这种花卉尚未得到应有的赏识和佩戴。而“未是国香衰”则进一步强调,这种花卉虽然美好,但还不是被广泛认可和推崇的国色。

接下来的两句“白露沾长草,春风到每迟”,描绘了自然界中细雨滋润着长长的草blade,以及春风轻拂,每一次到来都显得那么悠缓。这些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生机勃勃的氛围。

最后,“不如当路草,芬馥欲何为”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幽兰的赞赏之情,认为它虽然不像那些处于显眼位置的花卉那样引人注目,但它所散发的香气却是那么地浓郁和令人陶醉。这两句也可以解读为诗人在表达一种超越世俗标准的审美观点,认为真正的美,不必然需要被广泛认可或位于显眼之处。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幽兰独特香气与生长环境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内在美、隐逸生活和超凡脱俗审美情趣的向往。

作者介绍
崔涂

崔涂
朝代:唐   字:礼山   籍贯:《唐才子传》说是江南   生辰:888

崔涂[唐](约公元887年前后在世),字礼山,善音律,尤善长笛,唐朝江南人,今浙江桐庐、建德一带,唐末诗人,生卒年、生平均不详,约公元八八八年前后在世。唐僖宗光启四年(888)进士,《全唐诗》存其诗1卷。他写的最有名的一首诗是《除夜有怀》。
猜你喜欢

邵氏悦心堂

扰扰利名役,鬓髭霜雪侵。

要知充此性,即是悦吾心。

有道境常裕,无营味最深。

纷华安肯羡,出见更酣沈。

(0)

近买山范湾自营藏地与亡弟草塘君及外家墓茔悉可跂望感事述情继有是作·其一

因缘还是范湾边,乾巽峰高四应全。

千古青山逢具眼,数茎秋鬓近衰年。

倒骑黄犊循来路,贪看行龙下远田。

惭愧邻翁为指说,传闻此地产英贤。

(0)

君誉病愈相访

有谁怜我老,贤弟独知心。

月夜空相忆,梅花都未吟。

愁因失鹤致,贫为买山深。

连日勤过记,新篘得共斟。

(0)

王九山挽诗·其二

修行过衲子,蔬饭几昏晨。

自草休官疏,犹嫌在世身。

片云先冢近,寒月万松邻。

为鬼还应别,平生有善因。

(0)

天育道中

除将吟卷外,琴与鹤相随。

问寺路犹远,入山僧未知。

鸟灵巢佛塔,猿饮挂藤枝。

陵谷几迁变,道傍横古碑。

(0)

下第归故园

扁舟摇荡水心村,几度烟波入梦魂。

猿鹤认名听号令,渔樵执礼叙寒温。

浮生多事景逾促,自古求人道不尊。

莫为穷途妨旷达,定应束帛贲丘园。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