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有竹水烂死,使我竟日颜不欢。
顷来移置复傍此,遽觉六月回秋寒。
龙姿凤苞生不易,可怜芜没今人弃。
窈窕郊园草树中,何人道有凌云器。
自从有竹水烂死,使我竟日颜不欢。
顷来移置复傍此,遽觉六月回秋寒。
龙姿凤苞生不易,可怜芜没今人弃。
窈窕郊园草树中,何人道有凌云器。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梦阳的《种竹》,主要描绘了诗人对竹子的深深喜爱和对其命运的感慨。首句“自从有竹水烂死”表达了竹子生长环境的艰难,可能是指竹子生长在水质不佳的地方,生命一度凋零。接着,“使我竟日颜不欢”表达了诗人因竹子的困境而心情低落。
“顷来移置复傍此”则描述了诗人将竹子重新移植,希望能给予它更好的照料,这一举动让诗人感到“遽觉六月回秋寒”,仿佛时光倒转,带来了清凉之意,象征着竹子生命力的复苏。
“龙姿凤苞生不易”赞美竹子的姿态和生长过程,暗示其不凡品质。“可怜芜没今人弃”则流露出对竹子被忽视和废弃的惋惜,暗喻人才被埋没的境遇。
最后两句“窈窕郊园草树中,何人道有凌云器”以竹子在郊园中的孤独和无人识其价值作结,表达了诗人对竹子才华被埋没的忧虑,同时也寓言了对人才被忽视的社会现象的忧虑。整体上,这首诗情感深沉,借竹言志,寄寓了作者的人生感慨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