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隔冥冥,好眼曾垂,低眉暗疑。
感韩凭衫影,旧陵夜蝶,明妃鬓样,新冢秋蘼。
溪上无郎,楼头有梦,却悔泥莲堕后非。
拈湘管,看冯娘题曲,也为情痴。蚨钱买断相思。
兀娇杏、纤梅味自知。
记孤灯挑泪,十三年少,双鞋踏恨,二月春期。
照水能清,依人惯倩,小凤翩翩总逊伊。
江峰远,恼云边仙鸟,屡误传词。
路隔冥冥,好眼曾垂,低眉暗疑。
感韩凭衫影,旧陵夜蝶,明妃鬓样,新冢秋蘼。
溪上无郎,楼头有梦,却悔泥莲堕后非。
拈湘管,看冯娘题曲,也为情痴。蚨钱买断相思。
兀娇杏、纤梅味自知。
记孤灯挑泪,十三年少,双鞋踏恨,二月春期。
照水能清,依人惯倩,小凤翩翩总逊伊。
江峰远,恼云边仙鸟,屡误传词。
这首《沁园春·青》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其情感深沉,意境幽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主人公对往昔情事的追忆与感慨。
开篇“路隔冥冥”,营造出一种迷离、遥远的氛围,仿佛主人公正站在时空的彼端,回望过去。接下来的“好眼曾垂,低眉暗疑”两句,通过眼神和动作的描写,展现了主人公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过去的留恋,也有对未来的迷茫。
“感韩凭衫影,旧陵夜蝶,明妃鬓样,新冢秋蘼。”这几句借用了韩凭夫妇、王昭君等历史人物的故事,以及自然界的景象(如蝴蝶、秋草),来象征爱情的短暂与哀愁,以及生命的无常。这些意象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凄美而又深邃的画面。
“溪上无郎,楼头有梦,却悔泥莲堕后非。”这里通过对比“无郎”与“有梦”的情境,表达了主人公对于错过美好时光的遗憾与后悔。同时,“泥莲堕后非”这一细节,暗示了某种情感的失落与无法挽回。
“拈湘管,看冯娘题曲,也为情痴。”“湘管”指竹管,常用于书写或吹奏,此处可能是指用以题写情书的工具。冯娘是唐代著名歌妓,这里借以表达主人公对情书的珍视与对爱情的痴迷。
“蚨钱买断相思。”“蚨钱”即铜钱,此处用以形容主人公为了排遣相思之苦,不惜花费重金。这句体现了主人公对情感的执着与投入。
“兀娇杏、纤梅味自知。”“兀”字在这里有孤独之意,与前文的“情痴”相呼应,强调了主人公在情感世界中的孤独状态。而“娇杏、纤梅”则分别代表了女性的柔美与坚韧,暗示了主人公内心深处对于理想爱情的向往与追求。
“记孤灯挑泪,十三年少,双鞋踏恨,二月春期。”这几句通过具体的场景描述,进一步深化了主人公的情感体验。孤灯、挑泪、少年、双鞋、春期等元素,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哀愁与回忆的场景,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青春的易逝。
“照水能清,依人惯倩,小凤翩翩总逊伊。”“照水能清”意味着主人公在内心深处保持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依人惯倩”则表达了对某个人物的依赖与欣赏。“小凤翩翩总逊伊”则通过比喻,将心中的那个人比作轻盈飞翔的小凤,但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超越她。
最后,“江峰远,恼云边仙鸟,屡误传词。”这句话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江峰远”、“恼云边仙鸟”的形象,表达了主人公在情感上的困扰与无奈,以及对远方心上人的思念与期待。
整体而言,《沁园春·青》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主人公在爱情与人生道路上的挣扎、怀念与追求,是一首情感深沉、意境深远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