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南九月草凄凄,又见征人扈跸归。
日落毡车团野宿,天寒塞马觅群嘶。
徬徨恋阙孤忠在,俯仰随人百计非。
犹幸诸公同笑语,归来茅店谩鸡栖。
关南九月草凄凄,又见征人扈跸归。
日落毡车团野宿,天寒塞马觅群嘶。
徬徨恋阙孤忠在,俯仰随人百计非。
犹幸诸公同笑语,归来茅店谩鸡栖。
这首元代刘鹗的《九月三日,龙虎台接驾,晚宿新店》描绘了秋季边塞的景象和征人归途的感受。首句“关南九月草凄凄”,以深秋草木凋零的场景渲染出一种悲凉气氛。次句“又见征人扈跸归”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扈跸(随从皇帝出行)的征人归来,流露出一丝欣慰。
“日落毡车团野宿,天寒塞马觅群嘶”两句,通过日暮时分毡车围聚野外宿营和寒冷中战马寻找同伴嘶鸣的细节,展现了边塞生活的艰辛与孤寂。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忠诚坚守者的同情和对朝廷的眷恋。
“徬徨恋阙孤忠在,俯仰随人百计非”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征人内心矛盾,既对朝廷忠诚,又身不由己地随波逐流,感叹世事多变。尾联“犹幸诸公同笑语,归来茅店谩鸡栖”则以庆幸的心情收束,虽然旅途劳顿,但能与同僚共度笑谈,也算聊以慰藉,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平凡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边塞生活的写实,又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展现了元代文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孤云迢遰恋沧洲,劝酒梨花对白头。
南陌送归车骑合,东城怨别管弦愁。
青油幕里人如玉,黄鹤楼中月并钩。
君去庾公应借问,驰心千里大江流。
西岳高僧名贯休,孤情峭拔凌清秋。
天教水墨画罗汉,魁岸古容生笔头。
时捎大绢泥高壁,闭目焚香坐禅室。
忽然梦里见真仪,脱下袈裟点神笔。
高握节腕当空掷,窸窣毫端任狂逸。
逡巡便是两三躯,不似画工虚费日。
怪石安拂嵌复枯,真僧列坐连跏趺。
形如瘦鹤精神健,顶似伏犀头骨粗。
倚松根,傍岩缝,曲录腰身长欲动。
看经弟子拟闻声,瞌睡山童疑有梦。
不知夏腊几多年,一手支颐偏袒肩。
口开或若共人语,身定复疑初坐禅。
案前卧象低垂鼻,崖畔戏猿斜展臂。
芭蕉花里刷轻红,苔藓文中晕深翠。
硬筇杖,矮松床,雪色眉毛一寸长。
绳开梵夹两三片,线补衲衣千万行。
林间乱叶纷纷堕,一印残香断烟火。
皮穿木屐不曾拖,笋织蒲团镇长坐。
休公休公逸艺无人加,声誉喧喧遍海涯。
五七字句一千首,大小篆书三十家。
唐朝历历多名士,萧子云兼吴道子。
若将书画比休公,只恐当时浪生死。
休公休公始自江南来入秦,于今到蜀无交亲。
诗名画手皆奇绝,觑你凡人争是人。
瓦棺寺里维摩诘,舍卫城中辟支佛。
若将此画比量看,总在人间为第一。
《贯休应梦罗汉画歌》【唐·欧阳炯】西岳高僧名贯休,孤情峭拔凌清秋。天教水墨画罗汉,魁岸古容生笔头。时捎大绢泥高壁,闭目焚香坐禅室。忽然梦里见真仪,脱下袈裟点神笔。高握节腕当空掷,窸窣毫端任狂逸。逡巡便是两三躯,不似画工虚费日。怪石安拂嵌复枯,真僧列坐连跏趺。形如瘦鹤精神健,顶似伏犀头骨粗。倚松根,傍岩缝,曲录腰身长欲动。看经弟子拟闻声,瞌睡山童疑有梦。不知夏腊几多年,一手支颐偏袒肩。口开或若共人语,身定复疑初坐禅。案前卧象低垂鼻,崖畔戏猿斜展臂。芭蕉花里刷轻红,苔藓文中晕深翠。硬筇杖,矮松床,雪色眉毛一寸长。绳开梵夹两三片,线补衲衣千万行。林间乱叶纷纷堕,一印残香断烟火。皮穿木屐不曾拖,笋织蒲团镇长坐。休公休公逸艺无人加,声誉喧喧遍海涯。五七字句一千首,大小篆书三十家。唐朝历历多名士,萧子云兼吴道子。若将书画比休公,只恐当时浪生死。休公休公始自江南来入秦,于今到蜀无交亲。诗名画手皆奇绝,觑你凡人争是人。瓦棺寺里维摩诘,舍卫城中辟支佛。若将此画比量看,总在人间为第一。
https://shici.929r.com/shici/7uf9pKs.html